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

不想去上學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 廖笙光  執行長

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,疫情終於得到有效的控制,在九月學校也正式的恢復上課,對於爸媽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。孩子待在家是沒問題,但又不能出門走走,那真的會把爸媽從有愛心磨到沒耐心.......。

 

待在家裡將近一百天的日子,突然之間又要回到學校,對於小小孩卻可能是另一種大挑戰,也因此不少爸媽會碰到孩子鬧著「不想去上學」的情況,這時又應該如何處理呢?到底應該是順著孩子給他多一點時間?還是要硬逼著孩子去上課呢?因為每一個孩子的特質都不同,所以沒有絕對好的方式,爸媽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分析,看看孩子比較屬於哪一種,才能做出最適當策略喔!

 

(一) 在撒嬌

 

孩子說不想去上學,在校門口會拗一下子,但是一進校園就好了。這通常是孩子在撒嬌,希望可以多黏著媽媽一下子,這時爸媽就不要過度擔憂,孩子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。在協助的原則上,與我們想得剛剛好相反:盡量縮短「分離時間」,不要拖拉超過十五分鐘 。不然孩子就很容易弄假成真,一鬧到停不下來的情況。相反地,如果進入學校後依然哭鬧不停,可能就是「分離焦慮」,爸媽可能需要陪伴久一點才能離開。

 

(二) 沒朋友

 

孩子喜歡去上學,關鍵不是成績好不好,而是有沒有朋友可以分享。特別是在暑假做了什麼新鮮事,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學校和好朋友們一起分享。相反地,如果孩子沒有固定的「好朋友」,回到校園似乎也沒有吸引力,不是嗎?每一個人都有「被記得」的需求,擔心別人會忘記自己,而在團體中失去歸屬感。這時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協助孩子:

 

1.     帶著孩子做一些手工藝,讓孩子可以拿去送給老師或小朋友,給予孩子一個與人分享與互動的話題

2.    請老師們可以主動和他打招呼,叫出他的名字。名字對孩子是一個神奇的東西,似乎只要別人知道自己的名字,那他就是熟人了。

 

(三) 交作業

 

過去暑假結束,最常導致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原因,也就是「暑假作業」沒寫完。想想小時候,你是不是有最後一天還在趕作業的經驗呢?因為擔心自己沒寫會被責備,因為壓力而出現想要逃避的情緒。雖然完成作業是孩子的工作,但爸媽需要衡量孩子是否可以在時間內完成。特別是在小一、小二孩子尚無法分配時間(分階段完成作業),而會覺得「永遠」做不完而放棄。這時適當的給予協助,先大致完成以免孩子不想上學,可能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孩子的發展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,通常在四歲時孩子會開始找「好朋友」,並且和他分享自己的大大小小的事情。因此,通常在五歲後放長假後,孩子往往還是會迫不及待地去上學。

 

對於小小孩來說,這次的長假一來是來的太突然,二來是時間真得超長,也因此回到校園時也難免會鬧鬧脾氣。爸媽不要覺得孩子不聽話或學校挑戰大,而是給孩子多一點的時間與鼓勵喔!

 



上課偷看youtube
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 廖笙光  執行長

 

疫情終於降到二級,大家總算是可以稍微鬆一口氣,但是還是要記得戴口罩、多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。在這七十天的日子裡,孩子們在電腦螢幕前面的時間,真得也是超級的長。

 

孩子上課偷看Youtube,爸媽當場抓到而瞬間石化的情景,我想應該是相當的常見。當然孩子更一定會找理由,花樣更是五花八門的,不論是現在是下課時間、老師說要看參考影片、這是XX課的作業......,弄得好像是我們搞錯了一樣。基本上就是跟爸媽在鬥智鬥勇的,最後搞到爸媽只好坐在後面盯著他上課,然後孩子又感到不被信任而鬧脾氣,真得是讓人超頭痛的。

 

其實,爸媽不用過度反應,即便是大人上班也難免會上網逛逛,只要不要被老闆抓到就好了。偶爾摸魚一下沒關係,只要不要白目的搞不清楚情況,媽媽站在後面還不知道,那才是真正的大問題。也請不要過度的情緒反應,反而會讓孩子更為抗拒,即便你抓到他九次真正地偷看,只要有一次誤會他,他就會無限放大的鬧脾氣,結果反而是更干擾到孩子的學習。

 

由於長時間與電腦近距離的接觸,孩子也開啟許多新的技能,有些甚至是我們沒有教孩子的。例如:擔心有瀏覽紀錄而開啟「無痕模式」。對於電腦和手機來說,孩子似乎不需要被教,也可以輕易地上手,真的只能說佩服而已。當然也不是全部的缺點,在這兩個月家裡姊姊突然想要學英打,所以現在打字的速度也就快了許多,也算是額外的收穫。「線上學習」並不能完全替代「實體課程」,只是在疫情之下的一個權宜之計,不生病才是最重要的,不是嗎?

 

對於孩子都玩電腦、看影片,爸媽可以做幾件事情:

 

(一) 關掉通知

 

當你上網時,總是時不時會挑出是否要接受通知的訊息。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是滿方便的,但是當孩子上課時,這些通知的小框框,往往是一個致命的陷阱,孩子常常手會忍不住的去點一下,結果就跳到新聞,再按一下又到Youtube,然後..........就是被媽媽抓到罵一頓。也因此,給孩子上網課時請先把「通知」關掉,會有很大的差別喔!

 

(二) 約定時間

 

過去給孩子用電腦,只要把wifi關掉,爸媽就可以不用擔心。但在上網課總不可能關掉網路,也因此與其限制孩子完全不可以看,倒不如約定時間給孩子看。有時孩子看網路影片,是因為同伴們都在看,為了要有共同話題的壓力,所以即便是你禁止他還是一再的嘗試。跟孩子約定好時間,給孩子可以有自己上網的時間,這樣也可以知道孩子到底看了什麼,也才能給孩子適當的建議,不是更好嗎?

 

(三) 找出目標

 

找出可以用電腦來做的事情,不論是練習打字、學習做PPT、嘗試修改圖片,讓孩子可以學會一些新技能,也是另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式。上網看影片,基本上並沒有什麼意義,就跟一樣只是打發時間,如果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時,基本上也就不會一直看youtube。所以不要一直問他為什麼要看,因為就只是打發時間而已,不是嗎?

 

在這七十多天的時間裡,我們共同經歷一場奇特旅程。在面對生活壓力的挑戰時,孩子難免也會出錯,但是盡量看到好處而不要只看到缺點。有時候稍微緩慢一下生活的步調,我們可以獲得到更多的東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