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專心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專心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

「讀書儀式」的重要性~先靜心再專心


 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
        專心,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的策略。最近發生了一件事,讓我對於「讀書儀式」有更深刻的體會。

        四月三十日,我最常寫稿子的咖啡聽,居然要結束營業。雖然已經公告一個多月,但是經過時看到大大的「頂讓」兩個字,還是讓我有一點失落。一開始我不以為意,因為咖啡廳很多換一家也就可­以,但没想到卻連續兩週寫不出一篇文章,真的有嚇到我。

        老實說,這家咖啡店的咖啡並沒有特別好喝,在裝潢上也是非常的簡單,也沒有什麼浪漫或書香氣息。唯一的優點是在公園旁邊,而且有超大的落地窗,採光非常的明亮,所以我總是習慣坐在窗邊的一個座位。每次去總是叫一份早餐搭配招牌咖啡,然後待上三小­時,期望可以把文章或教材完成。

        我習慣在上午寫文章,通常是八點半到咖啡廳報到,那時店裡通常只有兩、三組客人,感覺非常清靜。先喝上一兩口咖啡,然後拿出手機和筆記本,先花上2020分鐘的時間,釐清這週的所有待辦事項的先後順序,並且訂出截止日期。收起筆記本後,再喝一下咖啡轉換情緒,然後戴上我的「全罩式耳幾」,花上2020分鐘隨手寫一下草稿。前前後後大約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,才會進入重頭戲。

        接著拿出筆記型電腦來打文章,通常大約在一小時或一­個半小時完稿。如果效率高時,甚至可以在兩小時寫完兩篇文稿。幾乎每週一都是如此,不知不覺也持續了整整五年,期間也寫完了兩本書。即便是手頭上沒有文稿要寫,也會抽空寫一些管理學的文章,只是當成自己在做筆記,而沒有在網路上和大家分享。

        寫文章需要高度的專注力,不然常常會到牛頭不對馬嘴,甚至出現跑題的情況。只是經驗告訴我,專心不是你想要就能馬上有,即使是大人也很難「立刻」非常專心。很多時候越是心急的動筆,反而花費更多的時間修改,結果反而更沒有效率,甚是需要整篇打掉重練的情況。反而先做一點事務性的事情,讓自己的思緒先沈澱,當雜訊消失後反而更有效率。

        再來,「戴耳機」來打文章,並非是鼓勵大家心二用,而是我跟家人的默契。它有如一個明確的標示「請勿打擾」或「努力中」的牌子。只要我帶上耳機時,兩位寶貝就不會打擾我,因为她們明確知道我在忙,所以不會有空理會她們。所以,當我在打字時都會帶著耳機,但卻不一定會播放音樂。與其說是耳機,反而比較像是「耳塞」或「計時器」。

        藉由這樣的「讀書儀式」,一來讓別人知道我在工作,所以不會過來打擾我;二來是向自己承諾,在一小時內要好好專心。只是沒想到,因為換一家咖啡廳而已,卻足足讓我有兩週難以習慣,真的是有點傻眼。但也因此,也讓我思考另一個問題,孩子老是不專心,有時是我們太心急,要求孩子坐下來就要馬上專­心,結果孩子做越心慌,因為他怎麼樣也沒辦法專心。

        或許我們應該改一個方式,透過一些「固定」事務性的工作,幫助孩子的思緒可以先「靜下心來」。藉由大人的智慧,幫孩子找出適當的策略,當孩子理解如何找到自己的步調之後,自然也就更容易專心。孩子雖然不一定會有自己的書桌,但固定的「讀書位置」是絕對是必須要的,哪怕是用板凳當桌子也都是可以的。最重點是要在固定的時間、做固定的事情,孩子也才更容易學會專心。

        當孩子要讀書前,要求孩子先坐在椅子上,完成三件事情。藉由動手的過程,讓自己浮動的心情靜下來,像是:調整檯燈、削鉛筆、排好寫作業的順序,也許一開始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,但等到孩子靜下來後,寫字讀書反而會更有效率。很多時候孩子不專心,並非是調皮搗蛋,而是計畫性不好。好不容易才坐下來準備寫字,寫不到幾個字發現有東西忘了拿,又開始翻書包,當然也就顯得很不認真,而惹得大人生氣。其實,孩子需要的不是責備,而是教他如何事先準備,不是嗎?規律,其實才是我們最應該堅持的事情,而不是馬上做,或做得快慢。

        專心是要準備的,也需要學習的,不是一坐下來就可以做到的。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「規律」,趁孩子在低年級時,建立良好的「時刻表」,讓孩子牢牢的記在心底,等孩子長大你就會發現,一切都是有價值的。

        讓孩子學會專心,就讓我們從培養孩子的「讀書儀式」開始吧!

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

警告!大腦的記憶體不足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 如果大腦有這個功能就好.........

       最近,家裡的那台筆記型電腦,好像是壽命到了,常常會卡住不動,動不動就是記憶體不足的警告。


       不要看它這樣不靈光,在五、六年前可是高規格,又輕便的筆電。當初可是狠下心來才買下,也陪著我一路講了無數場的演講,算是見過世面的狠角色。只是在一場演講時,不小心摔到地上後,轉軸處裂開變得蓋不太起來。只好再買一台新筆電,而它就退休下來,變成我閒暇時使用的電腦,當然我還是又外接一個29吋螢幕,這樣不知不覺又撐了快兩年。 想想可能是這麼多年,安裝又刪除了許多程式,又從win 8升級成win10,系統不穩也是正常。我想應該是要重灌整個作業系統,看看穩定度會不會好一點。

       因為快取記憶體只有的2G,雖然已經將win 10中的常駐程式減低的最少,但是還是常會出現記憶體不足的警訊。我又得要暫時關掉一些程式,不然整個電腦就會卡住不動,最後連滑鼠指標都會變得不見蹤影,遇到那個情形時可就麻煩大了。必須要一直按著電源鍵,強制關機重開的地步。還好最近打資料都在另一台電腦,不然打到一半如果還沒存檔就突然當機,特別是在趕稿的時候 ,真的會把人弄瘋的。

       其實,不只電腦如此,我們人腦也是如此。你有沒有過曾經打報告打到大腦一片空白,明明時間就很趕,手指一直不停敲著鍵盤,卻又不停的修改來調整去的,整個卡在那裡.......,即便是坐在辦公桌前面已經半個小時,手頭上的報告卻沒有多少改變。這就是我們大腦的「記憶體」不足,只是很可惜大腦不會自動跳出提醒的「視窗」,要我們先休息一下。這時與其手指黏著鍵盤,倒不如起身去泡杯咖啡,稍微轉換一下思緒,更容易讓你重新集中注意力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,我們常常把寫作業當作就是一口氣要做完,確實這是一個好習慣,但是還是要考慮到孩子的生理年齡。相對於成人,孩子的「記憶體」更容易被佔滿,也更容易出現「當機」的情況。但是,孩子卻還沒有「自我覺察」的能力,不知道何時才是自己的極限,也不知道哪時候需要休息。你想想看,你有沒有曾經陪著孩子練習寫生字,明明前面七、八個字都沒問題,但是有一、兩個字就怎麼都記不住,一整個卡住了。這時孩子需要的不是繼續努力,而是要將「記憶體」放空才能灌進新的東西。

       只是孩子不像大人,只要站起來走一走就可以調整好,又可以重新啟動。相反地,這時不如讓孩子去動一動,不論是騎腳踏車、做家事.......等。透過需要反覆性的動作,從事不需要思考的熟悉事情,來幫孩子把大腦裡的「記憶體」好好的清理一下,才能迎接下一輪的學習。記得,請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,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,不然到時沒體力也依舊是不能專心。事實上,我個人是滿建議做家事的,一來不會花費太多體力,二來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,不是一舉兩得嗎?

       孩子的自我覺察尚未成熟,加上大腦也沒有設定警告功能,也就更需要依靠爸媽的仔細觀察,看看他的眼神是不是當機了。每個孩子的「記憶體」容量不同,一次可以存取的資料當然也就不一樣,但是那只是速度的差異,並不是孩子不聰明喔!我們要教孩子的,不是拼命努力,而是學會掌握自己的步調。孩子比電腦更好的一點,電腦升級需要花錢,孩子升級只需要多一點時間。

       讓我們仔細觀察孩子,引導孩子學會掌握自己的步調,反而學得會更快一點。當孩子學會更多新東西,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後,孩子才會更願意主動地學習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

當「青檸冰沙」變成「檸檬冰茶」

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 最近天氣真的是怪的可以,前陣子才冷得到不行,過一天又熱的發暈。趁著孩子有人可以照顧,抽空和太太到街上逛街。 偶然看到一家新開的咖啡店,看起來生意還不錯,就進去坐坐。不知為什麼,突然想要喝一點冰的飲料,剛好有「青檸冰沙」就突然想要嘗試一下。


       在太太去點餐時,我先去佔位置,等了不到十分鐘。她慢慢的端來兩杯飲料,一杯是焦糖瑪其朵,另一杯卻是「檸檬冰茶」,當下真的懷疑是不是店員搞錯了,才想要起身去換。沒想到是太太自己聽錯了,就隨口打趣,怎麼連聽一句話都會聽錯。

       這時我太太說了一句「真理」,她說:「在你旁邊當然是最放鬆的時候,難道還要像上班一樣戰戰兢兢的嗎?

真的是太會說話了,再說下去好像反而是我在吹毛求疵。果然每天在和兩位小孩拌嘴,功力就是比較厲害。

       但是仔細想想,孩子不也是這樣的嗎? 在家裡也就是最輕鬆,最可以自由自在的地方,所以難免也就會出現小恍神的情況。就像你一回到家裡,也不是馬上想要換上休閒服,好好地躺在沙發上喘一口氣嗎?

       只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良好,可以專心的上課,沒有被老師告狀。在家裡如果有小小的不專心,甚至是小賴皮,也請爸媽多一點耐心。換一個角度來想,那代表你對他來說,是最信任、最有安全感的人,只要有你在身邊,他就會覺得很放鬆喔! 表示孩子和你很親密,這樣心情也會好一點。

       不管是誰,都不可能二十四小時保持「很專心」的狀況,不然鐵定是超時工作,嚴重的違反勞基法。孩子又不是小童工,更需要中間有喘口氣的時候,讓孩子大腦有時間恢復能量,才能真正的專心。幫孩子把讀書與休閒的時間切割開來,不論是用「時間」或「場地」來做區隔,都可以更讓孩子明瞭。

       在九歲以前,孩子對於「時間掌控」的能力有限,往往無法自己規劃時間。所以一開始需要大人幫孩子「養成習慣」。帶著孩子完成階段性的功課、中間穿插適當的休息,都是需要培養與引導的。當然一開始會有點困難,特別是剛剛升上小一的孩子們,但是只要養成習慣以後,也就會變得自動自發了。
       但是記得一個重點,千萬不要孩子寫的快,就「額外」再加發練習卷,那無疑是幫澆上孩子一盆冷水喔!多練習確實有幫助,但是請在寫作業之前就講,不要在事後才加條件,那只會把問題弄的越來越亂。會讓孩子下意識認為,只要拖越久事情就會更少,那不正好與我們期望的相反嗎?


       請記得沒有人可以持續專心24小時。會讀書也要會放鬆,生活才能得到平衡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5784

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

收起孩子的橡皮擦 ~ 寫字慢吞吞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孩子寫功課,老是東摸西摸、能拖就拖的,一個簡單的功課都可以寫到一兩個小時,把爸媽都快要逼瘋了,究竟有沒有什麼好方法,可以讓孩子寫快一點呢?其實,最簡單的最方式,就是收起孩子的「橡皮擦」。



  收起橡皮擦?那要是寫錯了怎麼辦?沒有橡皮擦,就不用訂正嗎? 我想這是很多爸媽共同的疑問,其實不用太擔心,寫功課一定需要「鉛筆」,但是不一定要「橡皮擦」。就像我們使用原子筆時,會隨身攜帶立可白嗎?我想不會的吧!

   為什麼幫孩子暫時收起「橡皮擦」會有幫助呢?主要有三大好處:

()減少分心:
現在的文具都非常精緻,就連橡皮擦都五花八門,高矮胖瘦不一樣就算了,還有黑色的橡皮擦。甚至還有許多不同造型,像是蛋糕、棒棒糖、小兔子的造型橡皮擦。雖然造型是很可愛,但是不好擦又容易掉,反而會讓孩子在寫功課時受到干擾,而容易出現分心的情況。想想看孩子寫一個功課,光是撿橡皮擦就弄了十幾次,寫字還能快到哪裡呢?

()更加用心:
收起橡皮擦,孩子寫錯的機率不會增加,只是因為一開始不習慣,所以會需要爸媽的鼓勵。在沒有橡皮擦的時候,孩子反而會更認真的寫,因為不能擦掉。所以,反而會寫得比較好看,而不潦草帶過,所以寫一次就OK了。如果寫錯的地方,可以請他先畫一個小叉叉做記號,等到訂正時再擦掉重寫一次,反而會比較快喔!

()減少修正:
孩子常常為了要寫好,結果寫了兩三筆,又擦掉再寫。然後,再寫、再擦的反覆循環中,當然寫再久都無法完成。那到底孩子算是有認真,還是沒有認真呢?書寫的記憶,是靠「動作記憶」,而不是「視覺記憶」。新字的學習記憶效率,不是字體的美觀,而是書寫的「流暢度」。如果寫一兩筆就擦掉,雖然最後字很好看,可以每次都得到【甲】,但是對於生字記憶上,卻是一點任何幫助也沒有的?就算寫得超漂亮又有什麼呢?

  請先收起孩子的橡皮擦,等到差不多要寫完,再給孩子「橡皮擦」訂正吧!多給孩子一點鼓勵,讓孩子漸漸習慣少用橡皮擦,自然寫功課的速度就會加快許多喔!

 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45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