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帶孩子? 孩子帶我?!


光光老師最近開始迷上做小點心,經常上我尋找簡易的烹飪食譜,在網路上蒐集所有的親子DIY玩具組。這並非是因為我喜歡煮菜,而是因為最近有一位非常聰明的三歲小女孩,但是膽子小、自尊心卻很強。她非常喜歡做點心,做點心是她感覺到最開心也愉快的時候,所以做點心變成光光老師和小女孩溝通的一個橋梁。

為了要多多了解這個可愛的小女孩,所以光光老師也就開始做雞蛋糕、三明治、飯糰、薑餅屋的一路做下去,我看不要多久大概光光老師就開始要買烤箱做餅乾了。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最近小女孩開始跟光光老師講她在想什麼,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居然可以想這麼多事情,真是令人大開眼界。

光光老師覺得帶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大人在教導小孩,很多時候小孩也再教導大人。透過孩子獨特的眼光看世界,你將會發現孩子的方式有時候在教導另一個孩子時,往往是特別的有用的。

跟著孩子一起學習、一起成長,不知不覺地,隨著孩子改變的過程中,你會發現你也學會了很多新的事情。誰說是大人在教孩子,事實上在過程中,孩子也教會我們很多事情不是嗎?

只是「孩子在教,你有沒有在聽?!?」還是一直固執地使用「大人」的方式在教導孩子呢?

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

聰明還是笨蛋〜魷魚、花枝、透抽、小卷



對光光老師而言,孩子都是聰明的,沒有所謂的笨蛋,只有失去學習興趣的孩子。

聰明和不聰明最重要的差異是在領域,而不是智商。有些孩子對於具體的事物特別有興趣,有些對於抽象的邏輯推理有天份,有些是天生具有語言天才,那麼是誰最聰明呢?我相信沒有人可以給一個肯定的答案。但是那種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最好,肯定是各項都很平均的孩子。

聰明不聰明取決的是領域,就像你問我魷魚、花枝、小卷那裡不同,我大概也分辨不出來。那是光光老師不夠聰明嗎?還是有學習障礙呢?很多時候取決的是這些是不是你我所喜歡的領域。如同光光老師常說的:「在這五十年來,人們的平均壽命延長了將近二三十年,不要因為孩子慢了一兩年而感到焦慮」。最重要的是維持孩子對於學習的「動機」,這才是身為父母與老師最需要記得的一件事。

在網路時代,雖然光光老師無法分辨出魷魚、花枝、透抽、小卷的差異,只要上網Google一下,馬上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相關資料。雖然光光老師經常使用不同的網站搜尋,但是最好用的還是使用Google大神。但是你知道嗎?Google的前任資訊長 梅瑞爾(Douglas C. Merrill)是一個從小被失讀症困擾的孩子,不但數學團亂,閱讀還會有跳字漏行的問題。然而,他善加利用自己的弱點,由於他在學習歷程的他反覆受到挫折經驗,讓他更加了解如何抓取少數需要記憶的重點,整理出來如何篩選與選取重點的原則,最後獲得認知神經學博士的學位。更因為他的研究領域,所以進入Google服務,更使得Google的搜尋變得更加有效率。這一切歸功於他有一對深深地信賴他的父母,協助他維持學習的興趣,才讓他在學習上逐漸有了起色。

記得世界上沒有笨蛋,只有被帶到沒有「動機」的孩子。孩子是聰明,還是不聰明,這必須等到孩子長大才能知道。但是,如果孩子對所有事物都失去興趣,是孩子的錯?還是大人的問題?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