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

一加一不等於二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  對我而言,評估不是找孩子的問題,而是幫爸媽了解孩子。很多時候,單獨看一個孩子並沒有問題,但是兩個孩子加在一起,情況可能也就不一樣。


        最近,一位媽咪帶著哥哥來評估,直覺覺得媽咪看起來很眼熟,仔細一問才知道是認識的朋友。在整個評估的過程中,孩子的表現很不錯,除了個性比較急一點,並沒有多大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 當我請哥哥換教室做測驗,再和媽咪詢問主訴時,媽咪卻突然紅著眼光的說:「老師我覺得我會討厭哥哥,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在找麻煩........」,在沈默一段時間後,她接著說:「我知道這是不對的,但是........」。

        這真的給我很大的衝擊,因為哥哥在測驗成績上表現得很好,並看不出媽媽說的問題。也因此,再進一步地詢問家庭的情況後,才知道她們全家搬到外地工作,而且家裡多了一位正在牙牙學語的弟弟。

        其實,兩個人分開帶都還不錯,但是只要放在一起,那可就是另一件事情。不是弟弟搶哥哥的玩具,就是哥哥打弟弟,反正沒有一刻消停,當然媽媽也就搞到快要神經衰弱,一整個看起來非常的憔悴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,哥哥正在權力慾望期,因此覺得自己可以做到,弟弟一定也可以做到。因此,如果弟弟不做,他就會告狀或責備弟弟,當然弟弟根本就有聽沒有懂。 換一個角度,弟弟正在自我概念期,總是把「不要、不要......」掛在嘴邊,連爸媽和他說都不要,更不可能去配合哥哥。當然兩個人放在一起,就會像鬥雞一樣的弄來弄去。

        面對這樣的情況,確實不論是評估哥哥或弟弟,分別看起來都沒有問題,但是放在一起真的會把媽媽弄到崩潰。這時最適合的方式,並不是更有耐心的包容哥哥,而是讓哥哥早一點去上幼兒園,透過與同儕互動的過程來滿足孩子的控制慾望。

        當哥哥在外的掌控慾可以被滿足,當然回到家裡,也就不會一直想要管弟弟,衝突自然也就會少很多。愛孩子,並不是比付出多少,不要陷入一定要「多陪伴孩子」的迷思,而是幫孩子安排最適切的生活,提早一點去上學有時也是可以思考的策略。
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一直強調「家庭教育」的重要性時,將龐大的壓力放在爸媽身上時,卻忽略「社會支持系統」的重要性,也難怪現在人越來越不敢生孩子。「社會支持」並不是「社會福利」,而是有沒有人可以暫時幫忙一下,讓爸媽可以鬆一口氣。

        即便是我們將時間安排得再周全,孩子們總是發生許多的突發事件。只要孩子突然生病發燒,就可以把你的周全的計畫一下子搞亂。有時就是只差那一個小時的人手,也可以把你搞火燒眉毛的精神崩潰。 關鍵不是你努不努力,而是有沒有事先準備好「幫手」。

        要帶好孩子,預先找好「社會支持」,適時地尋求協助才是最重要的關鍵。帶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,而是需要許多的支持與協助。不要擔心尋求協助會對不起孩子,善用身旁的資源,你會發現孩子其實還滿乖巧的。其實,改變的不是孩子,而是你與孩子互動的模式。

        當照顧成為一種壓力時,讓孩子去上幼兒園,平衡一下彼此的體力,又何嘗不是明智的決定。不要捨不得孩子,在一起又老是發脾氣,那又有什麼意義呢?

        帶孩子不是比付出多少,也不要害怕尋求協助。不論你是不是全職父母,有時也都需要好好的喘一口氣。

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爸媽今天不回家~出差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  現在人的工作,變得越來越複雜,不只是內容包山包海,搞到要像孫悟空一樣七十二變才能應付,就連上班也可能不會一直在固定的地點,「出差」更是難以避免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 早在一年前,就知道今年三、四月之間,需要搭飛機出國出差一趟。出差對我家來說,其實是滿平常的事情,反正爸爸在不在家都沒差,只要媽媽在家裡,兩位寶貝也就一點也沒差。這次有點不一樣,因為媽媽和爸爸要一起出差。因此,漸漸拉開一點點距離,也就變成我們努力的一個目標。

        中間剛好有一個寒假,可以當作一個緩衝。幫寶貝們預定的跟爺爺奶奶去「兩天一夜」的小旅行,一來增加祖孫的情感,二來試著學會爸媽不在身邊。旅遊的目的地是兩位寶貝自己討論的,她們希望可以去高高的山上,看雲海、摸到雲、看日出。媽咪找到適合的民宿,當天就把房間先預訂下來。

        姊姊趁機要求要一個「旅行箱」,希望可以自己整理行李,幫旅行做好準備。媽咪也特別找一個理由,買了兩個「小行李箱」給她們。出乎意料的,早在要出門的前一週,兩位寶貝就開始想要準備行李,在我們的強烈堅持下,才讓寶貝們在三天前打包行李。小學生果然還是不一樣,不會再塞一大堆有的沒有的,準備的東西還滿符合需求的,只是好像多了兩包不知道是誰買的她們的零食,猜想應該是外婆買的,也就只好當作沒看到。

        出遊的當天,當爺爺奶奶開車來孩子時,原本以為孩子會捨不得,沒想到卻超級開心的拖著自己的「小行李箱」,大步的往門口走。還不忘回頭,用叮嚀的口吻說:「媽媽要待在家裡,不要亂跑」,真的是超可愛的。也許是充滿期待,這次的旅遊可以說是非常成功,一整個晚上也都沒有吵著要回家,也沒有鬧脾氣,拍了一大堆充滿回憶的照片回家。

        在充分的練習後,這次出差我也就比較有底氣,兩位寶貝應該不會有問題。果不其然,這次出差兩位寶貝表現得超好,一來沒有因為想媽媽而鬧脾氣,二來功課也都自己完成。在寒假時,多花上一點心力準備,真的還滿值得的。勇氣不是被鼓勵出來的,而是在生活中擁有克服的經驗,我們需要的不是和孩子說道理,而是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。

        隨著孩子長大,也要試著一點一點的拉開與孩子之間的距離。事實上,需要「勇氣」的不只是孩子,爸媽們也是需要充分的練習。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太膽小,而是我們根本捨不得,不是嗎?當身為大人的我們都顯得慌恐不安,孩子又如何能鼓起勇氣的往前走呢?

        孩子長大的速度,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快,放下你我過度的擔憂,學會放手才能跟著孩子一起長大。

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用講的也能通~語音輸入法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
        最近迷上AI助理,不單是上網查了很多資料,也找了幾本書來看看。不論是「google助理」或「小愛同學」都拿來連接家裡的「智慧家電」。

        只要用講的,不用按任何按鈕,如同魔術一般的將等燈打開,甚至還可以叫掃地機器人出來掃地,真的還滿有趣的。兩個寶貝也跟我一樣覺得神奇,但媽媽卻說直接按開關還比較快,哈哈!

       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突然想試試看在電腦上,可不可以也用「語音輸入法」來打字,這樣寫文章也就輕鬆多了。目前在電腦上,可以使用的免費語音輸入法有三種:Google語音輸入法、Mac語音輸入法、迅飛語音輸入法。

【Google語音輸入法】

必須在Google doc上才能使用,要先打開瀏覽器連接網頁才能使用,無法使用標點符號,一定要回頭補,不然斷句在哪裡根本搞不清。

【Mac語音輸入法】

連按兩次「fn鍵」就可以開啟,說逗號電腦就會輸入,只是常常話講一半就要說:「逗號」或「句號」,常常會思緒會被中斷,但方便性有高一點。

【訊飛語音輸入法】

需要額外安裝軟體,並且只有簡體中文的輸出,打完文章後還要在「簡轉繁」會稍微比較麻煩。優點是當講話有停頓時,會自動輸入,比較符合正常講話的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 整理來說,語音輸入法的「正確性」比想像中的高,一段話說大約只需要修改兩、三個字,其實還蠻方便的。對於需要寫「逐字稿」的人來說,真是方便的強大工具。但是,我很快就放棄使用它的念頭了,並不是語音輸入法不好,這是並不適合寫文章。試著寫了兩、三篇文章後,發現都寫得太直白、太平淡,也許是因為希望能讓語音判斷準確一點,所以潛意識下的用字變得怪怪的,最後只好放棄了。

        文章在下筆的同時,由於大腦想得遠比手指來的快,因此可以有更多的緩衝時間,用來「選擇」適當的詞彙,以及描述的方式。相反地,說出來則快得多,想法在才剛萌芽,嘴巴已經脫口而出。也因此,常常會出現不符合文法或結構不扎實,反而需要花費更多精力來修改。

        寫文章是一件「不能急」的事情,需要慢慢的鋪陳,才能吸引人靜下心來看,如同騎腳踏車的速度,才能欣賞到周邊的景色。如果一股腦的將想到的「說出來」,速度雖然很快,但卻像是飆車一樣,一下子就到達目的地,但是中間經過哪些地方卻是渾然不覺。所以,我應該慶幸小時候,寫字老是寫得比別人慢,才能養成一邊寫一邊修改的習慣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最後還是放棄使用「語音輸入法」來寫文章,但是不能否認它真的是越來越成熟,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上簡單的對答上,判斷正確性真的是非常高。如果用在line和家人聊天,反正也不需要標點符號,也不用擔心打錯什麼字,那語音輸入真的可以讓你省下很多事。相較於寫文章,特別有很多的專有名詞的文章時,那你就不要自找麻煩了。

       「語音輸入法」對於大人是一個好用的工具,但對於孩子而言,卻可能阻礙孩子學習如何組織文章結構的能力。大人可以依照目的來選擇工具,但是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,一些基本功還是必須要先培養,因而請不要讓孩子過度依賴科技。

        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,也許不到十年之後,「語音輸入法」真的可以完全替代打字輸入,那時電腦就可以「用講的也能通」,而不會一直回答著:「你說得太難了,我聽不懂」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凌晨床邊的人影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  上週日的凌晨六點鐘,我還在睡夢中,突然聽到小小的聲音,勉強睜開眼睛卻看到腳邊多了一個人影,害我突然被嚇醒。

         仔細一看,原來是姊姊跑進來叫媽咪起床,只是還沒叫醒媽咪,卻把我嚇醒了。原來是,她肚子餓所以五點半就醒過來,雖然自己切了一小塊芋頭蛋糕,又泡了一杯牛奶,但是肚子還是感覺很餓,一直撐到六點十五分,真的受不了了,才硬著頭皮過來叫媽咪起床。

 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全家都起床,媽咪正在廚房烤土司、煎蛋的時候,妹妹還躺在被窩裡沉沉地睡著。畢竟鬧鐘是六點半才會響,就讓她再好好的睡一陣子。姊姊在二年級開始,食量突然變大很多,有時候碰到喜歡吃的,吃的幾乎和成人一樣多。在吃早餐時,順道問一下她昨天晚上吃什麼。才知道昨天跟外婆去吃麥當勞,但是因為中午吃很飽,所以晚餐吃的少一點(應該是少很多),所以半夜裡肚子餓的咕嚕咕嚕叫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常常認為「起床時間」是大腦控制的。事實上,影響力更大的不是腦子,而是我們的肚子。「餓」是一種鬧鈴,提醒我們現在是幾點鐘,要準備吃東西了。只是和爸媽想像不同的,我們早上餓的時間,並不是 7:00,也不是 8:00,而是在凌晨 5:30 6:30。就是因為「餓」,所以我們才會醒過來,不然一直躺在床上不是更好嗎?由於「生理時鐘」的設定,所以你覺得 6:30 8:30 兩個時段,哪一個比較容易叫醒孩子呢?

        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知道答案。

        很多時候,我們常常「好心做錯事」。擔心孩子睡不飽,讓孩子多睡一下,等到時間來不及,我們又氣呼呼地責備孩子;擔心孩子會餓到,晚上回家還買雞排給孩子當宵夜,隔天早上叫不起床,我們又責怪她不主動。其實,孩子不是不配合,而是被我們大人搞糊塗了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  不要擔心孩子餓到了,「餓」是一種內在鬧鐘,讓我們更能體會時間的意義。不是每天拼命餵孩子,擔心孩子吃不飽、長不高,如果孩子從來沒有感覺過什麼是「餓」,又如何對時間有所體會呢?
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希望孩子有「時間概念」,請先從規律的「飲食時間」來做起吧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買玩具給誰?是孩子嗎?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        平常我不太買東西,主要是因為工作比較忙,很少有時間可以去逛街,自然也就比較少購物。只要一開始買東西,常常就會「失心瘋」,一不小心就花了不少錢,特別是在歲末年初的時候。

        年底是最適合「購物」的時間,一來是有一大多的購物節,有些折扣真的是大的讓人很難不心動;二來是工作辛苦一整年,真的覺得自己的心靈需要一點安慰,特別是在幫孩子準備耶誕禮物時,也需要買一些小禮物來慰勞自己。也因此,這時也特別有「購物衝動」,廠商們應該都會非常開心。

        在這段時間裡,即便你沒時間去逛街,只要打開電腦螢幕,一大堆購物訊息自動地會跳出來,想盡辦法的吸引你的眼光。前一陣子,可能是老婆大人在準備孩子的耶誕禮物的關係,不知為何電腦上三不五時就跳出樂高的大特價訊息,看到我的「腦波」都變弱了。此外,也是因為工作的關係,對於玩具本來就會很注意,一不小心就刷下不少單,買了好幾套樂高積木。

        現在物流真的很快,不到三天就寄來了,真得是超級開心的。但是,仔細一算居然花了將近兩萬元,真的是應該要剁手了。買了一大堆「玩具」,真的是想要給孩子當禮物嗎?還是我們在疼愛自己呢?

        在這一堆的樂高玩具中,除了一套「好朋友系列」是兩位寶貝的,其他的都是「科技系列」的套組。說到「科技系列」不自覺得就回想到小學六年級,那時候到同學家去玩時,在一個玻璃櫃中看到的那一台「大怪手」。光是看到就讓人感動,更誇張是他還拿出遙控器,隔著玻璃櫃遙控著「大怪手」的機器臂動作,真的是超級震撼。即便過了這麼多年,還像是剛剛才發生的,記憶是如此的清晰。

        很多時候,我們買玩具給孩子,並不是在疼愛孩子,而是在彌補我們的過去——在童年感到失落的自己。因為小時候非常想要擁有,但卻無法獲得,等到長大以後可以自己買了,結果也就的特別的想要獲得。因此,我們常常藉著買玩具給孩子,來彌補過去我們的遺憾。

        對我來說,買玩具給自己,並不是大問題。重點是不要拿孩子當作「擋箭牌」,硬是說要買給孩子的。因為你買的太難,超過孩子能力所及,所以孩子沒有興趣;二來孩子不一定想要,所以不會愛惜。結果你花一大多錢,好心的禮物,卻變成另外一種陷阱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  買玩具給「誰」?是孩子或自己?承認自己的感受,不要拿孩子當藉口。如果是你自己的「禮物」,也直接和孩子說,不用把所有的玩具都給予孩子。把玩具的所有權,放在自己的身上,有機會再和孩子們一起玩吧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是杯子?還是水?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        相信大家從小就聽過「海倫凱勒」的故事,我也是如此。但是,最近才真正的第一次拿起她的自傳,仔細看一下還真的滿有意思的。

        她的眼睛和耳朵失去功能,卻憑藉的後天的學習,不僅學會「讀書」,也會說話表達。藉由他所寫的文章,讓我們「看見」另外一個世界。透過她對於「感官」描述,真的讓人感到深刻的著迷,原來我們太依賴眼睛,而忽視生活周邊豐富的氣味、觸感。我們常常走在路上,卻什麼也沒有感覺,只是匆匆忙忙的路過。

        對於「感官」描述最深刻的作家,並不是文學家,而是身體上遭受囚禁的人。正因為,生理上的感官受到限制,才能更用心的去體會各種感受的喜悅。這也是海倫凱勒的文章,為何令人如此著迷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 這本自傳中,有「三個點」很打動我:

(情緒失控

情緒來自於失去與他人的連結。因為生病而失去視力與聽力,凱勒如同一個小魔鬼,不是到處搗蛋,就是亂發脾氣。家人因為愧疚與同情,越來越讓著她,也讓他變得無法無天。直到開始學習「寫字」,讓她可以與外界溝通,才讓她從封閉的黑暗世界中走出來,彷彿見到一絲絲久違的光亮。 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,也經歷過許多堅持與掙扎,海倫也因此開始願意配合。

() 語言概念

語言不只是名詞而已。最經典的海倫凱勒的故事,老師讓她的雙手沖水,並在他的手上寫water (),讓她了解字的意義。這過度簡化的故事,大家都很熟悉,卻很難體會。在凱勒剛開始學習語言時,也是從大量的名詞來學習,例如:書、叉子、杯子、衣服、帽子......等,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事物。但是,有些詞彙卻有點抽象,例如:水、熱、大、小。當天她因為想要喝「水」,但是寫的卻是「杯子」,當然老師給她一個「沒有水」的杯子,導致她再一次的失控而大鬧脾氣,才有後面的故事。

() 人生導師

如果說,凱倫凱勒是一個舞台上的明星,那在她身後的「家教老師」,則是另一個更重要的人。在自傳中,有二分之一的篇幅,都在寫著這位老師的故事。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「家庭教師」的存在,也就不會有凱勒的故事。很有趣的,這位偉大的家教老師,小時候因為眼疾而完全看不到,等到長大後因為醫療進步,而恢復部分的視力,也可以說是「半盲」。正是因為可以「同理」,可以了解對方的世界,才能協助凱勒從黑暗中走向光明。

         雖然說這是一本非常舊的書,也有許多不同的版本。但是如果有機會,非常建議大家可以花一點時間閱讀一下喔!相信你也會有不同的感動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