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
相信大家從小就聽過「海倫凱勒」的故事,我也是如此。但是,最近才真正的第一次拿起她的自傳,仔細看一下還真的滿有意思的。
她的眼睛和耳朵失去功能,卻憑藉的後天的學習,不僅學會「讀書」,也會說話表達。藉由他所寫的文章,讓我們「看見」另外一個世界。透過她對於「感官」描述,真的讓人感到深刻的著迷,原來我們太依賴眼睛,而忽視生活周邊豐富的氣味、觸感。我們常常走在路上,卻什麼也沒有感覺,只是匆匆忙忙的路過。
對於「感官」描述最深刻的作家,並不是文學家,而是身體上遭受囚禁的人。正因為,生理上的感官受到限制,才能更用心的去體會各種感受的喜悅。這也是海倫凱勒的文章,為何令人如此著迷的原因。
這本自傳中,有「三個點」很打動我:
(一) 情緒失控
情緒來自於失去與他人的連結。因為生病而失去視力與聽力,凱勒如同一個小魔鬼,不是到處搗蛋,就是亂發脾氣。家人因為愧疚與同情,越來越讓著她,也讓他變得無法無天。直到開始學習「寫字」,讓她可以與外界溝通,才讓她從封閉的黑暗世界中走出來,彷彿見到一絲絲久違的光亮。 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,也經歷過許多堅持與掙扎,海倫也因此開始願意配合。
(二) 語言概念
語言不只是名詞而已。最經典的海倫凱勒的故事,老師讓她的雙手沖水,並在他的手上寫water (水),讓她了解字的意義。這過度簡化的故事,大家都很熟悉,卻很難體會。在凱勒剛開始學習語言時,也是從大量的名詞來學習,例如:書、叉子、杯子、衣服、帽子......等,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事物。但是,有些詞彙卻有點抽象,例如:水、熱、大、小。當天她因為想要喝「水」,但是寫的卻是「杯子」,當然老師給她一個「沒有水」的杯子,導致她再一次的失控而大鬧脾氣,才有後面的故事。
(三) 人生導師
如果說,凱倫凱勒是一個舞台上的明星,那在她身後的「家教老師」,則是另一個更重要的人。在自傳中,有二分之一的篇幅,都在寫著這位老師的故事。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「家庭教師」的存在,也就不會有凱勒的故事。很有趣的,這位偉大的家教老師,小時候因為眼疾而完全看不到,等到長大後因為醫療進步,而恢復部分的視力,也可以說是「半盲」。正是因為可以「同理」,可以了解對方的世界,才能協助凱勒從黑暗中走向光明。
雖然說這是一本非常舊的書,也有許多不同的版本。但是如果有機會,非常建議大家可以花一點時間閱讀一下喔!相信你也會有不同的感動。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