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

只要寫下來,一定做得到


 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



       再過幾天,就要迎接新的一年。
       突然想到小時候,每年都要要寫「新年新希望」。感覺好像很八股,反正每年都寫一樣的應付了事。突然想到寫這個主題:「只要寫得下來,一定做得到」。

        當你腦中有一個想法,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拿起一支筆把它寫下來。這是非常重要的,主要有兩個原因,一來是人類的記憶並不可靠;二來是寫的比想得慢。

        人類的記憶並非是固定的,甚至可以修改的。也因此,如果你沒有用紙筆記下來,很快這些「想法」就會消失在龐大的新資訊中,漸漸地就會被遺忘。等到別人完成你的想法,你又會忿忿不平地說,這個我早在三年前就知道。但其實,這三年當中有很多事情都變了,但是你並不記得細節,如果你沒也寫下資料,自然無從比較到底別人比你多做了什麼。那些多做一點點的事情,可能才是成功真正的關鍵。讓孩子從小習慣,想到什麼就拿筆寫下,你不覺得是很重要的嗎?

       那麼,如果只要紀錄就好,用錄音的不是也可以嗎?這就要說到另一個關鍵,人類思考的速度很快,所以常常會脫口而出,但卻說完以後自己又很後悔。由於思考的速度太快,導致思緒常常是不連續,中間缺乏適當的銜接。這時我們說的「寫下來」,並不是只是隨手塗鴉,潦草的寫上幾個字。而是需要你坐在桌前,好好的寫出一篇文章。藉由這個舉動來強迫自己「靜下心」,只有當你平心靜氣的思考時,才能真正企劃出一個可執行的計畫,以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。

        聽到這裡,有沒有覺得滿有道理的,但是為何我們還是覺得「新年新希望」根本是廢文呢?其實,因為我們常常缺乏第三個步驟.......也就是,找三個人「說」。

        只是寫出一篇文章,那是自己開心而已,還需要通過「說服別人」才能找出自己的盲點。再一次一次的說服的過程,發現自己理虧的地方,微調自己的計劃,然後再一次的把它寫下來才是真正完整的計畫。之後,也就是義無反顧的執行,以求達到我們預設的目標。此外,通過大聲說出來的過程,無疑也是一個「宣示」。讓大家都知道我的目標,當然要偷懶也會感到有壓力,自然成功的機會也就比較大,不是嗎?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        

你的情緒,隨著手機波動嗎?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        你有沒有因為「接電話」而發怒呢?

        在這一個加速世界中,生活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快,事情排山倒海而來,每一件都是急件,壓的人們喘不過氣來。情緒來自於壓力,當壓力太大時,人又如何有好脾氣呢?

        隨著手機變得越來越便利,無形更加速了我們步調。手機通訊,不只模糊了地理上空間,也混淆了上下班的時間。想想看,多少次你在孩子面前拿起手機,其實是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呢?我們跟孩子在一起, 但卻處在不同的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 上月有一個很紅的視頻,一家人坐遊艇出去度假,爸爸一直拿著手機在處理事情。四歲大的小女兒微笑的看著爸爸,接著拿起爸爸正在打的手機,伸手把它丟到海裡。小女兒期待的看著爸爸,眼神透露的:「現在你有空陪我了嗎?」

        現在的「視頻」很多都是演的,是不是真的丟到海裡並不清楚。如果是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,我想應該絕大多數的爸媽都淡定不下來,不會像影片中的爸爸一樣。這個影片之所以紅,應該是這樣的情況普遍發生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上,而引起我們的深思。

        「手機」彷彿已經融入我們血肉,隨身攜帶的不離不棄,只要有一個沒拿在手上,好像身上缺少了什麼一樣,令人感到不安。但對於孩子來說,爸媽似乎是壞掉了, 只要沒有手機就不會笑,接到電話又會生氣........。難道,爸媽昨天晚上被外星人抓走,改造成為「手機生化人」了嗎?

        為了不要被「外星人」綁架,當然不會建議爸媽不要用手機,只是有三件小事要注意:

(一)安排緩衝

工作總是有開心,也會不開心的,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中間安排緩衝,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裡。不論你是習慣散步回家,或到咖啡廳坐一坐,先調整好情緒再踏進家門,絕對是必須的。

(二)打開靜音

進家門之前,先把手機轉成靜音模式,這對家人也是一種尊重不是嗎?不論是看電影、開會、演講,我們都已經習慣轉靜音,為何在與最親近的家人卻忘記呢?請記得孩子無法分辨你是在辦公或是聊天,只是想纏著你多說幾句,而不是惹毛你。

(三)聽孩子說
喜歡分享的孩子更愛學習。我們喜歡聽孩子說,因為在說話的過程中,孩子必須自己思考與組織,一個問題當孩子說出來的同時,其實也做好了「決定」,知道自己要做什麼。小時候多點耐心,因為等到孩子十歲後,你要他說,可能比登天還要難喔!

        陪伴孩子,不只是坐在孩子身邊,心思卻在另一個宇宙。將手機二十四小時拿在手上,情緒隨著訊息起伏,你活在與孩子的平行世界中,卻不知道孩子覺得你只是一個「手機生化人」。不要讓情緒,隨著手機波動;進家門前,請先將手機轉為「震動」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不同年齡,說法不一樣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       每當爸媽在詢問我時,身旁聽到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,因為明明都是同一個問題,但是光光老師卻每次回答不一樣。其實,並不是「答案」不一樣,而是「對象」不一樣。

        我們常過度重視「問題」,而忽略了「年齡」。不同年齡的孩子,能力和特質也不相同,當然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,不是嗎?跟孩子們溝通也是如此,如何和孩子溝通,我們可以記得下面的口訣:「兩三歲帶著做;四歲說故事;七歲說細節;十歲講重點」。

        這好像是繞口令,到底是什麼呢?讓我一個一個的來告訴你:

() 四歲以前,帶著做

四歲以前,孩子雖然已經會說話,日常用語都可以明白,但是對於「複雜句」的理解還沒有成熟。這時你和孩子說「因為......,所以.......」,基本上孩子還是懵懵懂懂的,相反地孩子更擅長模仿,透過和你做一樣的舉動來學習。因此,這時候最好方式,不是滔滔不絕的說,而是一邊說一邊帶著孩子做。帶著孩子一起做,運用孩子的規律性養成習慣,比你念他一百遍還有用。

() 四至六歲,說故事

四至六歲,孩子很擔心失敗、害怕被責備。只要你一念他,不是馬上淚眼汪汪,就是狡辯的說沒有,反正就是打死不承認。這時,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「故事」,故事可以鬆懈孩子的警戒,孩子才會願意傾聽,並且情節中學習到如何做,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。當孩子聽進故事,自然也就學會如何調整自己。關鍵是不要前一秒才說完故事,後一秒就講大道理,那就完全破壞孩子「聽故事」的意願。

() 六至九歲,說細節

六至九歲,孩子可以說清楚事情,也能描述細節。但是計畫能力尚未成熟,因此常常會有遺失或疏漏的地方。這時和孩子溝通,不只是說個大概,反而是要講清楚細節,並且讓孩子覆誦後再執行。千萬不要講個大概,然後又事後「補充」,那只會讓孩子更「反彈」。仔細分析孩子的感覺:「我明明都做完了,為什麼還要再做」,當然也就會出現反抗的情緒。事前講清楚,如果沒事先說的,等下次再調整,反而更能有效溝通喔!

() 十歲以上,講重點

十歲以上,孩子已經具備良好的推理能力,這時鉅細靡遺地說,孩子常常會感覺到厭煩。其實,對於成人也是如此,想想看當你的老闆對你交代一件小事,卻說了一大堆不重要的小細節,你絕對不會感覺到他的善意,而是懷疑他在污辱你的智商。就像在尾牙餐會時,會詢問對方有沒有開車,後面的意思你不也就心知肚明嗎?因此,對於大小孩只要「講重點」,一點一點的條列出來,孩子反而更願意聽進去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閃到腰了~體力也需要儲蓄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      因為避免小朋友被傳染感冒,中心在週四都會進行大消毒,並且趁機換上新的活動。但是在上週四,在佈置教室的時候,我才彎腰就知道慘了,因為「閃到腰了」。

       其實我並沒有搬什麼重物,可能是因為前幾天趕資料,連續兩天熬夜.........。在彎腰要起身的那一刻,突然一陣被電到感覺從腰椎傳出來,一整個軟腳的感覺,真的是非常恐怖。閃到腰的當下真的是很痛,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趴著休息,但也沒辨法因為工作依然要忙。所以,只能先服用「止痛藥」和「肌肉放鬆劑」,並且趕快去買一個「護腰」穿上。

       有吃藥真的是有幫助,雖然「休息」才是最重要的,但也是最不可能的做到的。因為一週的工作,老早都已經排滿了。雖然我也不喜歡吃藥,由於現實不允許,只能在生活中取得平衡。我在1114日閃到,一直到19日開始有明顯好轉,人的修補機制雖然有快有慢,基本上大約也就是「一周」。當年齡超過四十歲,真的有一點點覺得體力下滑的感覺,真得也要好好思考,如何安排一下運動活動,先幫年老時存一些「本錢」。不然人們的平均壽命越活越長,感覺也有點恐怖說。

        在沒有背痛的時候,做什麼都不會覺得不方便;一當背痛起來,連穿襪子都有困難,真的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。綁著護腰、拿著雨傘(當作拐杖用),雖然姿勢有點怪,但走路都來OK。但是要從坐到站時,卻會有被電到的感覺,搭車反而變成一種挑戰。更麻煩的是,每隔三個小時不趴著十分鐘,會覺得腰好像要斷掉一樣。就只差那短短的十分鐘,也就差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 很多事情不只能靠想像,你很難想像閃到腰的感覺,除非你真的經歷過。年輕的時候真的是有本錢,不論是如何的熬夜都沒關係,當超過四十歲以後真的不能太逞強。帶孩子之所以累人,最重要的是隨著年齡的增加,我們的體力變得越來越差,越來越懶得出門;但孩子卻隨著年齡增長,體力越來越充沛和活躍。也因為這樣的差異,隨著年歲的增加,摩擦也越來越大。想想,我們也應該投資在自己身上,不是一放假就躺著休息,而是想想如何培養一下自己的體力,而不是限制孩子的活動量。

        想想看,孩子為何需要更高的「活動量」,不也是為了要應付未來生活的挑戰。想想看,一個小二生不到五年的時間,就要進入國中,一天往往需要花費超過十小時在學習上,如果體力不好,可能上課到一半也要開始打瞌睡,到時候你不是會更火大嗎? 體力不是靠意志力,而是需要在生活中逐步的累積。趁孩子小時候,讓孩子多多運動的一下,請記得體力也是需要儲蓄的喔!

        我並不是一個喜歡健身的人,也沒有運動習慣,但是保持每天多走路,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所幸,這次背痛在一周後就漸漸恢復,目前已經好了八成。但是,還是小心一點不要做太大的動作。最重要可能是要開始戒掉「熬夜」的習慣了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
當你有一個很煩人的妹妹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       我個人是滿喜歡獨處的。一個人靜下心來,不論看看書、 寫寫文章也都很有趣。孤單不一定是可怕,而是一種做自己的快樂。

       小小孩的世界卻不是如此,總是一定纏著別人陪,不然也就沒辨法活了。當沒有朋友陪伴時,甚至會覺得很難過,覺得自己被排擠,也是非常常見的情況。只是太在意別 人想法,有時也是另一種問題,常常會把爸媽都搞瘋了。

       孩子長大的速度真得很快,轉眼間的姊姊已經三年級,突然變得開始喜歡一個人做事。去年還在不再一直叫:「妹妹~ 妹妹~我們..........」,今年突然換了一個人。原本老是喜歡纏著大人陪,也開始漸漸地減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之中,她無意說了一句話,讓我忍不住的拿起筆記錄下來。「當你有一個很煩人的妹妹,你就會享受孤獨........。」哈,哈,孩子有時解釋事情的方式,還真的蠻有哲理的。孤單是需要練習的,但是更多的時候,需要的是一些契機」。

       「孤單」並不是完全不好,對於孩子更是一個必要的學習階段,特別是當孩子到九歲之後,必須要學會「反省」,孤單更是一個絕佳的好幫手。反省,也稱為自省,我們常常抱怨孩子不自覺,老是再犯同樣的錯誤,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 「反省」關鍵不是自動自發,而是要獨處的時間。只有當你靜下心來,什麼事都沒有時,才能好好思考不是嗎?當大腦不被事情都塞滿了,孩子才能有機會「回想」,應該要做什麼樣的改變。其實,孩子們不是沒有反省的能力,而是沒有時間,因為他們的生活一直都在不停的趕路。

        讓我們看看孩子現在的生活,一來是過度擁擠的時間表;一來是二十四小時都有人陪伴。兩者都讓孩子沒有單獨的時間,可以一個人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,又如何有機會學會「反省」呢?當孩子九歲以後,開始漸漸需要自己的時間,想要試著獨處一下子,不要覺得孩子變得不貼心,而是他必須要長大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
      享受孤單是需要練習的不是大人的陪伴,而是孩子擁有自己的時間。要孩子可以學會反省,更要幫孩子安排出空閒的時間,讓他可以無所事事的放空一下。或者是像姊姊所說的,幫他生一個「很煩人的妹妹」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