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

寒假出遊才知道.........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  認真的讀了一整個學期的書,終於又到了寒假,真的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。我們家也不例外的安排一個小旅行。這次兩姐妹可以說是非常有經驗的,早在出發前三天,就已經開始準備「行李」。一下準備餅乾、圖畫書、玩具,先把自己的包包裝得滿滿的。



        因為平常上班都很忙,其實陪伴孩子的時間,真的也不多。基本上都是用「小時」來計算的,只覺得孩子長得越來越高,越來越會表達意見,如此而已。但卻很難注意到,孩子的體力也隨著長大變越來越好了,而是好到很誇張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  天氣冷時,最好出遊的地方,就是「溫泉區」。一家老小在同一間飯店裡能各自找到自己的趣味,也不會覺得無聊,所以就安排三天兩夜的溫泉之旅。才一到溫泉旅館,兩位小孩就被「溫水游泳池」中漂浮的充氣氣墊吸引了,還沒check-in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玩。

        才放好行李,兩位寶貝就衝向「溫水游泳池」,一下子玩噴水柱、一下子玩充氣墊、一下子去兒童池,甚至拉著大人想要去標準池裡游泳。大的往前面衝,小的也緊緊的跟在後面,玩得不亦樂乎。充氣氣墊放置在游泳池的正中間,姊姊還會故意和妹妹玩捉迷藏,一閉氣頭一潛就游到另一邊,逗得妹妹不停的叫姊姊回來。玩著玩著,不知道是哪時候,本來打死都不願意潛水的妹妹,居然瞬間就鑽到姊姊的後面,抓住了她,竟然就學會閉氣潛水了,真是不可思議。

        就這樣兩位寶貝在「溫水游泳池」裡,足足泡了三個多小時,才心甘情願的上岸準備去吃飯。真得是讓我驚呆了,想想看一年多前,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放完電,一下子變成三倍多。相反地,我的體力反而是退步了,大約兩個小時就快要到極限,還好是家族旅行有人可以替手,不然真的會被孩子操翻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天,用完早餐休息一下,又再往「溫水游泳池」出發,當然也是玩得不亦樂乎。這次孩子們又發現有「戶外溫泉」,更是超級開心的,玩累了就到外面去「泡湯」。就在這樣玩來玩去的過程中,發現姊姊在不知不覺中游起「仰式」,這真得是讓我太驚訝了。我們太習慣於「教導」,就是要孩子一個動作一個指令的配合,但孩子就在愉快的自我嘗試中,學會自己想要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 孩子學習的「關鍵」,並不是聽得懂不懂,也不是配不配合,而是練習機會的多寡。給予孩子足夠的機會,讓她們可以自由自在的練習,自然就可以掌握到方式。有時孩子學會東西,並不是因為聽懂,而是好像神經突然接上線,一瞬間掌握到訣竅一樣。前一秒還只能往前五公尺,後一秒居然一口氣游了二十公尺,幾乎快到泳池的另一邊。

        最後,姊姊嘗試自己游二十五公尺,直到游泳池的另一邊後,終於心滿意足地準備回房間休息。就這樣我們又在游泳池裡泡了三小時。本來想說已經放夠電了,沒想到下午兩點,兩位又想要出去走走,我們只好借了一些戶外遊戲,飛盤、風箏、槌球,又在外面玩上一個多小時,真的是體力好的太誇張。還沒有加上傍晚孩子竟然還又跑去泡湯,那當然又是另一個故事了…..

        想想看,孩子的體力為何越來越好,不正是因為孩子需要學習更多的「新事物」,需要更多的練習機會。在嘗試與練習的過程,需要耗費許多的精力才能勝任,這是非常正常的過程。只是我們大人習慣以「小時」來計算時間,孩子則是以「天」來看待,如此而已。不是孩子調皮搗蛋,而是我們計算的「單位」不一樣。

        這次出遊讓我體認一個事實,那就是「沒有24小時帶過孩子,請不要任性地說:『帶孩子很容易』」。特別是七歲以後,孩子的體力可能會好到讓你覺得自嘆不如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

說話會在意別人的感受.......把話吞進去

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  又要放寒假了,在這短短的半年裡,孩子長得好快。不只是身高,更重要的是個性也變得不一樣。上了小學以後,孩子也變得成熟,好像突然脫離小小孩的階段。

        前一陣子的早上,才剛剛踏出房門,就聽到阿嬤對妹妹說:「不要那麼愛生氣,生氣會變醜。」



        特別愛插話的姐姐,立刻說:「對阿,是真的,像阿嬤那麼愛..........

        然後,突然覺得不太對勁,瞬間沉默了五秒鐘,硬是把原本想說的話吞進去。果然是長大了,不會那麼白目了,再講下去就鐵定得罪阿嬤。 小一的姊姊稀裡糊塗的說一句:「妹妹要聽話喔!」,就默默地飄走了,去整理自己的書包。

        孩子是很天真的,但是有時候講出來的話,卻也特別的傷人。人難免都會說錯話,有時是無心之過,大人也就不要太在意。如果孩子已經硬是「轉彎」了,就請不要再揪著孩子問下去,硬要他說明白,那不是反而很尷尬嗎? 有時就當作玩笑話,當作沒事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 從發展的觀點來看,孩子在四歲時,漸漸察覺自己的行為,會給予別人的什麼樣的感受。但是因為自我控制尚未成熟,常會講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話,卻又來不及了,但卻又打死不肯認錯。如果想要引導孩子,請私底下再和孩子說明,讓孩子保留一點面子,孩子才能聽得進去。

       七歲是一個神奇的年齡,好像過去累積的能力突然整合,開始懂的察言觀色。 相反地,如果孩子超過七歲不會看場合說話,也不需要責備孩子,而是帶著孩子練習三件事情:

一、察覺別人情緒:

對於表情的察覺很慢,分不出別人是生氣還開心,當然就很容易搞不清楚狀況。特別是說話眼睛沒在看人,當然也就常搞不清狀況。爸媽可以多拍一些不同情緒表情的照片,帶著孩子練習分辨別人的情緒,就會漸漸改變喔!

二、猜測別人想法:

因為可以了解別人的想法,才會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,避免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。說話不得體的孩子,很容易被當作沒禮貌,其實是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,才會出現的行為。可以多和孩子玩「猜猜看」的遊戲,讓他學會察覺別人的想法,也是不錯的練習喔!

三、學會幽默以對:

在化解尷尬時,最好的方式就是開自己的玩笑。有時就是輕鬆的帶過,不用正經八百的說明,反而是最好的策略。平常可以和孩子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,或是多說一些小笑話,對於培養孩子對於幽默感也是很大的幫助喔!


        仔細地看著孩子長大,真的是很有趣的過程,在短短不到一年,想法就有很大的差別。最重要的,我們要先能放開心胸,用心傾聽孩子在說什麼,妳才能察覺到孩子的成長與變化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
請不要對孩子說:「分數不重要」

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 這幾天相信大家都很忙碌,特別是家裡有小一新生的爸媽,更是神經緊繃,因為孩子第一次的「期末考」終於登場了。即便是我家也不例外,也是帶著姊姊按照進度一課一課的練習。畢竟連考試的「經驗」都沒有,又哪裡談得上「習慣」自己複習呢?但不論如何,這兩週終於過去了,今天也終於考完期末考了。再來,就等地發考卷,看看來努力的結果了。


        我並不認為考一百分,就會比考九十分的孩子厲害。因為考一百分是比細心,而不是比能力。只要能有一定的程度,跟得上課程的進度,就算錯個幾題,也就不要過於在意。相對而言,我更重視孩子喜不喜歡「閱讀」,而不是孩子有沒有考一百分,因為只要有主動學習的意願,自己想學什麼,只要能找到正確的書籍,就可以輕鬆地獲得。但是請記得一個重點,我絕對不會在孩子面前說:「考試分數不重要」這句話。

        經過聯考的摧殘,「考試」對我們來說就如同是「壓力」,感覺好像是一個「必要之惡」的存在。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,考試又何嘗不是測試我們實力的指標。就像是打電動,也會有分數或獎章,不然玩起來也沒有什麼意思,不是嗎?當孩子拿到第一次的考卷,不論是考的好或不好,爸媽都不要太過在意分數。考得好,給予孩子讚美,稱讚他的努力;考得不好,給予孩子包容,幫孩子找到方法。但請不要脫口而出:「分數不重要」,特別是在孩子的面前。我們的意思是「不要太在意成績」,孩子聽到的卻是「不用考也沒關係」,那可是天差地遠的,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。

      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,在六到十二歲時發展的關鍵是「勤奮與自卑」。在這個段時間,如果孩子在生活可以面對指派的任務,並從中獲得[成就感],也就透過努力的過程而會學會「勤奮」;相反地,如果孩子獲得都是負面回饋時,孩子往往就會變得「自卑」。換句話說,如果孩子從一到四年級,在學校生活中沒有得到成就感,學到的不是輕鬆自在,而是自卑無奈,日後又如何會主動學習呢?

       考試分數就是最直接的回饋,不論你在不在意,它都是明明白白的寫在考卷上面,沒有辦法逃避的。考不好就是因為不甘心,孩子才會持續的努力,不是嗎?雖然說不要過度在意分數,一定要逼孩子考一百分,但是請不要在孩子面前說:「分數不重要」。那不但沒有安慰到孩子,反而會讓孩子更為「混淆」,究竟還需不需要「努力」呢?

        成績不是全部,但也不可以毫不在乎。在孩子四年級以前,將決定孩子是「主動」或「被動」的學習者。不要等到五年級時,才想要把韁繩拉緊,督促孩子用功讀書,卻已經錯過了關鍵期。


        請記得,我們可以淡定的看待孩子的成績,但不要對孩子說:「分數不重要」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好幸運喔~等一下看看

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  在跨年的當天早上,姐姐終於掉下第二顆牙齒,所以一早就非常開心,還一直要求媽咪將「乳牙」處理好。第一步驟就是要先泡熱水,再用小蘇打加水清潔,最後晾乾後裝盒。姐姐還非常主動的自己拿了馬克杯,裝了半杯的熱水,小心翼翼的將「乳牙」泡在裡面,並且放在電腦桌上才願意出門。


        忙了一天,吃完晚餐才回家,本來以為已經沒事了,趁著兩姊妹要洗澡的時間,我就自己先回到房間休息一下。兩姊妹年紀還小,加上習慣早睡,並沒有計畫要去「跨年」,雖然她們嘴裡一直說想要看煙火。我可以預期到可能會發生的事,鐵定是一個人抱著一個已經睡著的孩子,然後還要走路、擠捷運,再搞一、兩個小時才能回到家。不但煙火不一定看得到,最後可能還會搞到自己腰痠背痛,還是等到孩子大一點再說吧!

        突然之間,妹妹噗噗的跑過來,一面大叫著:「爸爸~」,一副十萬火急的模樣。我才再想,會不會是吵著要去「看煙火」,沒想到原來是姐姐的寶貝「乳牙」不見了,而且連馬克杯都不見了。姊姊還在拼命地找,妹妹就趕快跑過來求救,找我搬救兵。手頭上的事還是要處理到一個小段落,因此當我離開座位時,就見到姊姊探出頭來說:「爸爸,我真的好幸運~」。姊姊的「乳牙」找到了,卡在廚房洗碗槽的漏水孔上,差一點就掉到排水管,一去不回了。

        姊姊說:「一開始有一點不幸運,後來就很幸運,真是太好了!」然後,姐姐就開始自己玩起推理遊戲,「乳牙」是如何從杯子裡跑到「水槽」。一下問妹妹,一下問媽咪,要找出「犯人」是誰,最後像是柯南一樣說出犯人是「阿嬤」。然後,做了一個很好笑的結論,「要和阿嬤說,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」。媽媽突然接了一句話:「那是個馬克杯是阿嬤的.......」。一切的謎題都已經破解了,就是阿嬤在電腦桌上找到杯子,然後拿到廚房去把水倒掉,把杯子洗乾淨放在旁邊晾乾,「乳牙」就因此卡在漏水孔上面。

        大人的世界總是匆匆忙忙的,但是背景是我們已經有良好的「技巧」,知道如何妥善的解決問題。相反地,孩子卻不是如此,常常越是心急越搞不定。我們應該先教會孩子一個秘訣,就是「停下來」等一下。只有等到心情平靜之後,再開始解決問題,雖然是慢一點開始,反而會更有效率。等一下再看看,就不會立即大哭大鬧,再慢慢找一找,只要記得是哪一個「馬克杯」,先找到它就比較容易解決了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,最後馬克杯還是媽咪幫忙找到的,小姐姐一直在客廳裡找,並沒有到廚房去。但只要解決了,一切都會變得很「幸運」。「幸運」與「不幸運」一直都是「同一件事」,當事情發生時不要亂了手腳,只要花點心思去處理好,「不幸運」也就會變得「幸運」了。學會先等一下,不要著急地的哭泣或生氣,只有冷靜一下頭腦,才能找到隱藏的線索,

        生活不像是考試,有很多我們「不知道」的事會發生,學會「等一下看看」就會很不一樣喔 !


         大家新年新氣象,一整年都好運喔!!! 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