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好運在你的嘴裡

 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

       也許是因為升上三年級,每天的回家作業變得超多,又加上最近正在準備月考壓力大,在最近一個月妹妹說話老帶刺,什麼事都要「批評」一下。雖然對爸媽不會如此,但是對姐姐和外婆卻特別明顯。明明好心幫她順手拿了水果,明明自己也想吃也要說一句:「我不能吃冰的,你不知道嗎?」

 

       如果只有偶爾一兩次也就還好,但是一直都是如此,真得很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,不是嗎?有一次,外婆只幫姊姊拿出香瓜,妹妹又整個不開心放臉上,嘴巴一直小聲的滴滴咕咕的......不公平......不公平........,明明就沒有什麼是又讓氣氛變得很僵。所以我也只好出面解決,我和她說:「這不是公不公平,而是說話好不好聽...........。如果你不會表達感謝,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好運氣」。

 

       當你的刺把所有「善良的人」趕走,剩下的往往都是不習慣幫助他人的人,你又有什麼好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?因為你身邊根本沒有那一些人,全部都被你趕走了,不是嗎?對我而言,情緒教育一直都不是練習忍耐,控制自己的情緒,而是學會好好說話。只要你說的好聽得體,別人自然願意伸手幫你,又會有什麼多大的困難,特別是小學生能有什麼大事情。關鍵不在於不公平,而是「為什麼」別人不願意幫你?

 

       你看看現在的孩子,哪一個不是打扮的漂漂亮亮,看起來都是帥哥美女,但是一講起話來卻馬上讓人倒退三步。不是孩子長不可愛,也不是頭腦不聰明,而是說話太惹人厭,常常都是頤指氣使的「命令句」,好似全天下都要聽他號令一樣。問題不在孩子本身,更不是個性問題,而是「說話習慣」。既然是習慣也就可以改變,讓我們從讓孩子先學會好好說話、說好聽的話,孩子自然也就會漸漸的改變。

 

(一)  習慣問候

 

早晚的「問候」是一個很重要的習慣,所以在早上起床或晚上睡覺,都應該要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。一定要在家裡先養成習慣,孩子在學校裡才能做到。此外,在記得同學的名字也很重要,不要老是幾號幾號的叫,那是低年級才會做的事情。打招呼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,視而不見往往是一種侮辱,又如何可以建立彼此的關係。

 

(二)  表達感謝

 

對於別人的善意,不論你是否喜歡,一定要表達感謝。這不只是一種禮節,而是一種互惠,畢竟沒有人喜歡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。如何表達感謝,不單單只是說謝謝,也有許多表達的方式。不要跟孩子說沒禮貌,而是示範給孩子看,如何可以合宜的回話,例如:相互稱讚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,當孩子有真正看過之後,自然也會運用在身上了。

 

(三)  說話好聽

 

為何要注意自己的嘴,因為不要讓自己破壞別人的好心情。因為在意對方的感受,也才會學會煞車,不是隨口亂說對。於三年級以上的孩子,應該要有分辨場合的能力,知道在哪時候可以說什麼話,什麼時後又應該緊閉嘴巴。這時爸媽可以善用「名言佳句」,幫孩子們準備一個佈告欄,每天貼上一句「好聽的話」帶著孩子一起念。只要你堅持大約一個月,孩子的氣質好像漸漸也就會不一樣喔!

 

 

       好運就在你的嘴裡,說話好聽的人運氣向來都不差,因為他總能吸引一群「善良的人」圍繞在身旁。當孩子長大了,不再像小小孩一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要學會分辨現在是什麼場合。如果你希望孩子一直有好運,也就要帶著孩子去練習喔!

  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
媽,我玩的不是電動

 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

      孩子玩的一直不是電動,而是話題。

 

      中秋節一直都是家族團聚的時刻,當然一群難得碰面的親朋好友相聚,常常也就天南地北的聊起來。雖然圍坐在烤肉架的前面,手上也拿著烤肉夾,但是嘴巴卻鮮少吃東西,反而是不停的說話。特別是腸胃比較弱的我,對於吃烤肉超容易拉肚子,因此負責串場炒熱氣氛可能才是我的主要工作。今年的天氣又特別好,沒下雨又不熱,天上還掛著圓圓的月亮,在這樣的愉快氣氛中,孩子們卻很難可以加入聊天的話題,當然也就要準備其他的活動給這群小蘿蔔頭們玩。

 

      大人坐在庭院裡烤肉聊天,小人們在客廳裡玩著SWITCH,也倒是其樂融融的。其實我們家裡也有SWITCH,但是只有在連續假日的時候才會拿出來玩,平常它都躺在我的房間裡面,當然遊戲也不會很多。如果十五年前曾經玩過WII,你就會知道SWITCH有非常多的遊戲,其實都只是稍稍改版的「舊遊戲」。因此在買遊戲片時,像是「動物森友會」雖然非常火紅,卻一直不在我的選項當中。

 

      兩姊妹這個假期的表現很好,主要是讓爸媽可以帶得出門,哈哈!她們回到家後也想要玩SWITCH,反正還是在假期內,也就滿足她們小小的願望。一開始是玩「健身環大冒險」玩的還滿開心的,兩個人都跳的非常開心,結果妹妹要先去洗澡,所以就離開了。之後不到五分鐘,姐姐就失去興趣,先問我「馬力歐派對」在哪裡?我找一下居然沒找到,想一想好像是兩、三個月前借給同事,還沒有拿回來。姊姊說了一句:「只有一個人不好玩」,讓我震驚了一下。

 

      姊姊畢竟長大了,不會像小小孩一樣鬧脾氣,吵著我現在就要.......。她又問:「我們家有動物森友會嗎?」我想應該是從表哥或班上同學聽到的,但我也只能兩手一攤地說沒有。這時不知道她的大腦是如何想的,突然非常興奮地和我說,要我拿出舊的3DS(任天堂掌機),那一台十年的古董機。我本來是掙扎一下,因為不確定有沒有電,並不是很想要拿給她,但姊姊非常確信裡面有「動物森友會」,我們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拿出來試試看。

 

      在找了一小段時間,沒想到還真的有,姊姊滿意的開始當她的「村長」。緊接著妹妹也洗完澡,跑過來想要玩,但是好像那一台大螢幕的SWITCH,兩個人卻擠在一起看著一個小小的「掌機」,也就出現著插圖上的畫面。其實,我們玩著一直都不是電玩,玩的是「共同話題」。雖然她們從來都沒有玩過「動物森友會」,但卻說了很多的「名字」,嘗試同學所說的事情,挖洞、摘水果、買東西.......,只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可以釣魚,所以有跑來找我求救,其實是沒有買釣竿.......。很難想像充滿好奇心的孩子,會放著一個最新的電玩不玩,而去玩一個古董的遊戲機。

 

      這兩件事給我一個衝擊,其實孩子們玩的並不是電玩,而是一個共同的「話題」。有如一張參與朋友圈的「門票」,才會是孩子一直想要玩的原因,而不是這個遊戲倒底有多好玩。想想也是,就像幾年前紅到北投都擠滿人的「寶可夢GO」,難道現在遊戲規則變得不好玩嗎? 但是你又有看到多少人還在玩呢? 我們玩的一直不是「遊戲」的本身,而是試圖要參與到群體生活。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,只是從小說變成音樂、從音樂變成熱舞、從熱舞變成現在的電玩........,但是背後的原因基本上是一樣的,也就是交友的需求,不是嗎?

 

      我不會覺得孩子絕對不可以玩電動,但是必須要有所控制。如果孩子每天都一定要打開電玩玩一次,那肯定不會是一件好事情,你不如先把它從客廳中收起來。建議從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:

 

1.        爸媽可以將電玩的「所有權」放在身上,這樣會比較容易成功。畢竟我可以決定要不要借你玩,避免孩子產生情緒波動。

2.       電玩只是讓你了解朋友再說什麼,不要被當作小白。所以,知道是什麼就好了,不需要去和人家比輸贏而投入太多時間。

3.       如果希望孩子不要沉迷電玩,或是希望孩子可以戒掉電玩,最重要的不是要孩子控制自己,而是幫孩子選擇適當的環境。

 

      如果孩子周邊的人對於電動都沒有興趣,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想要去玩,畢竟浪費那些時間也不會有用處,不是嗎? 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,但是學校校風對於孩子的影響,可能比家庭教育來的更強大。想想看在我們大學時代,玩吉他、學熱舞、組電腦.......,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甚至到忘記去上課,難道只是單單因為興趣,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流行和話題。

 

      不要一開口就是責備,花時間了解孩子們的「生活」,也才能幫孩子做出明智的選擇喔!

 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長大是突然的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  如果大家認識我家的姊姊,在小時候她可是出名的「膽小」。記得剛上幼兒園時,總是要帶著樣寶貝才肯出門:口罩、OK蹦、手錶、背心、髮夾,好像是「平安符」一樣的一刻都不能離身。

        要她在站在別人的目光下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,連要幫她照相都很困難。任何的新事情,不論大或是小,第一句話一定是:「你教我」。非常害怕失敗,什麼都不願意自己試一試。我常常笑說:「媽媽忘記生膽子給你了」.........。愛哭更是每天發生的事情,更別說是要她在幼兒園裡舉手表達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在四歲多的一次旅行,我們家姊姊突然一夜之間長大了。因為偶然的一次舉手,莫名其妙的被主持人點到,回答出正確答案而得到了一根「牙刷」。從那一天開始,姊姊變得超級願意舉手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 記得,當時不論是我們多麼努力的鼓勵她、說服她,都沒有任何用處。反而那一支「牙刷」,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她,變得超級愛「舉手搶答」。時間過得很快,直到今天她都依然記得六年前的那一支「牙刷」,我都不知道是該哭?還該笑?


       成長有時候是一種「頓悟」,是一種「領會」。


        關鍵並不是我們如何說服孩子,而是孩子在生活中獲得那些經驗。孩子的成長,不像是工程計劃,每一件事情都可以預訂日程的執行,因為中間有太多太多的變數。身為爸媽的我們能做的,並不是強迫孩子成長,而是增加孩子的視野,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。在孩子小時候幫孩子埋下種子,期待這些點點滴滴的經驗,總有一天可以連接起來而成為孩子自己的東西。我們不也就是這樣的長大的嗎?

        孩子需要的,不是只是教導,更需要的是「好經驗」。在暑假期間,讓我們好好的安排一下,帶著孩子們出門好好的玩一趟,擴展孩子的眼界也是非常重要的。與其東趕西趕的跑景點,一次出遊一半的時間在飯店睡覺,另一半擠在車上玩平板。倒不如找一個定點,好好住上三四天,用雙腳走遍四週的人文景點,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 旅行,對於大人來說,更像是工作後的一段休息;對孩子來說,更像是一場偉大的冒險。也因此,更需要爸媽妥善的計畫,不然很容易好心做壞事,反而搞到彼此都不愉快。不論是安排旅行、參加夏令營、報名才藝班......。關鍵是增加孩子不同的生活經驗,當孩子越是喜歡,自然也就可以從中學到更多。

        人,因為經驗不同,才會做出不同的決定。

        孩子需要的不是大道理,如果他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,也就無法有效的運用知識。如果買東西都不需要找錢,他就不會加減法;如果出門都只需要叫計程車,他就不需要看地圖。當生活的一切都是張口就來,孩子甚至連生活技能都會有困難.......。關鍵一直都不是懂不懂,而是有沒有需要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  暑假,正是一個好時機,讓我們幫孩子們好好安排一下,與眾不同的生活體驗吧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        

因為.......有人在家等我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 因為疫情的關係,演講邀約也變得有點亂,改期或取消也是難免。最近疫情開始趨緩,在時間安排上也就難免會有點小狀況。

        這一天一大早要先趕到竹北,下午一點多又回到台北,然後再趕四點三十的高鐵到台中,因為晚上在南投還有一場親子講座。在馬不停蹄的行程下,真得是有點疲倦,在回台北的車上也忍不住的瞇了一下。 等到醒來已經到了台北,看看手錶也已經十點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 也許是因為疲累的感覺,即便戴著耳機擠在人群之中,卻莫名的有一種孤單。想想還要再搭一段捷運,還要四十分鐘才會到家,真得有點無奈。因為行程太趕了,一整天只在下午隨便吃了一個便當,所以肚子還真得有一點餓,反正還是先回家再說吧!

        拿出鑰匙打開門的瞬間,突然聽到奔跑過來的腳步聲,讓我覺得有點驚喜。打開門著瞬間,並不是已經關燈的房子,而是兩位女兒的「迎接」。畢竟是小周末,兩位寶貝一起要求媽咪要迎接爸爸回家,所以一直撐到十點半(其實我十點四十才到家)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我嘴巴上還是說:「那麼晚了,怎麼還不睡」。但是其實心裡卻是甜蜜蜜,勞累感也被兩位寶貝的療癒好一半了,好像瞬間充滿電一樣。先哄哄孩子,讓她們先回房間睡覺,然後再吃太太準備好的消夜,真得有活過來的感覺。

        疲累,不只是肌肉勞累的酸痛感,更多是情緒上頭的無力感。這時家人們的迎接,加上一句在平凡不過的「辛苦了」,其實才是我們需要的。一種付出是值得的,即使苦一點也沒關係,因為我們是一家人,而不是孤軍奮戰的感受。

        二十多前的一個廣告「留一盞燈給最後回家的人」。提醒我們在睡前記得留一盞燈,讓給家人開門面對的不是漆黑的房間,而是我們知道你辛苦了。不知道哪時候開始,我們漸漸忘記這一點的「小細節」。各自努力不停的「拼命」,卻又彼此怪罪對方的「不貼心」,其實我們需要的是一個「迎接」的儀式,只是我們並不清楚,也說不出來........

        過去只要回家,家裡一定會有人可以為你開門;現在你要回家,可能還要打電話先預約。我們急急忙忙地去接孩子,為了接送孩子而忙到人仰馬翻,其實孩子更期待的是「回家有人在等我」........,只是這樣的機會,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。由於相處的時間不多,加上上學在外時間越來越長,往往一回家不是休息,而是先查聯絡簿、訂正作業.......。更讓孩子感到困惑,我到底是回到了哪裡?孩子又怎麼不會鬧脾氣呢?

        並不是要順著孩子,回到家就休息,學校作業都不需要管。關鍵點是「時間」,也就是回家的時候已經幾點了。請不要在疲憊的時候「檢討」,那不是「教導」而是是製造「心結」。心都打結了,又有誰可以聽得下去你的呢?結果只是弄得彼此不愉快?還不如先給孩子一個微笑,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溫暖,先養精蓄銳的睡一覺,其他等明天再說。

        不要說孩子了,就算是大人也是如此,有誰不期待在忙碌辛苦過後,回到家時迎面而來的是「笑容」,而不是一張板起來的面孔。知道有人在等我,在擔心著我,才是我們願意持續加油的動力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  時間過得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快。現在是孩子不願意睡覺的迎接你,一心一意的期待你回家,他才願意上床去睡覺。用不了幾年,當孩子在面對國中、高中的學業壓力時,就換成是你苦苦等著孩子補習後回家。趁著孩子願意迎接你時,幫孩子累積好正向的回饋,因為這時候你的「表現」,也就是日後補習來的「反應」。

        不要問孩子為何態度不好,其實他也不知道。明明自己就是期待被關心,卻一直做出相反的反應.......... 因為,人們對於曾經發生的事情,總是用「童年經驗」做出反射性的回應,然後思考過後又陷入無限的後悔。

        創造一個好的氛圍,讓孩子懂得迎接家人時,給予關懷與擁抱;設計一個情境,讓孩子在一打開家門時,得到被家人迎接的喜悅。這看是無意義的小事情,卻比你和孩子說大道理,更容易讓孩子信服和改變。

        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中,最傷人的一直都不是「責備」,而是漠不關心的「冷落」。我們是否把生活過得太公式,而忘記對家人表示感激。來一次小小的「迎接」也許就會有很大的不同,你也可以試試看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

不戴口罩,零分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  會考才剛結束,許多孩子日日夜夜苦讀三年,總於可以稍稍喘一口氣。突然看到一則新聞,一位考生因為拒絕戴口罩,嚴重干擾考場秩序,而被判定該科「零分」.........

        讓人有點傻眼,只因為小小的一個口罩,卻可以搞出如此大的事情。當然我們並非當事人,以很難知道其中的細節,所以也難以評論。只針對戴口罩這件事情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 二十多年前,在要考大學聯考的前兩個月,班導師就耳提面命的說,從今天開始大家要習慣不開冷氣讀書,不然聯考時可能會失常.......。在悶熱的夏天,只憑著一台電風扇讀書,真得是一種折磨。寫國語還好,算數學時卻覺得大腦好像被融化了。還好,大約兩、三週後,也就漸漸地習慣了。加上運氣不錯,那年的夏天並沒有很熱,也就順利的度過人生的一道關卡。

        光是「高溫」就讓人頭昏眼花,更何況是「戴口罩」又讓人呼吸困難,那可真是雙重挑戰。所以事前的準備,可以說是十分必須的。在臨床上我們也常碰到不願意戴口罩的孩子,通常有幾個原因:


A. 吸不到空氣

這裡說的吸不到空氣,是一種感覺,而不是事實,不然應該說是窒息才對。口罩分很多種,如果是帶N95這種等級的,你真會有吸不到空氣的感覺,或是覺得呼吸很費力。相對來說,有些口罩非常薄,幾乎沒有什麼過濾功能,呼吸起來也就輕鬆多了。很多人戴著口罩,只有嘴巴摀著卻露出鼻子,也就是覺得吸不到氣,而出現的下意識的反應。也因此,對於這些孩子來說,可以選擇較薄而透氣的口罩,例如:紙口罩,而不是醫療用口罩,先讓孩子習慣反而比較合適。

B. 皮膚不舒服

口臉部觸覺過度敏感,這些孩子對於洗臉、剪頭髮往往特別抗拒,不喜歡臉上有東西。要有一個東西一直摀著臉,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如果口罩不小心被口水弄濕,那更會讓他一整個抓狂。這時口罩貼住臉的部分(親膚層),是否柔軟舒服往往是最重要的。用絲巾遮住嘴巴,往往比口罩更能讓他接受。在協助上,最好的方式是幫孩子的臉部多做按摩,增加口臉部的觸覺經驗,達到降低觸覺敏感,往往更能讓孩子接受。此外,多多鼓勵孩子自己洗臉,也是很不錯的練習。

C. 耳朵會很痛

當你在一整天口罩,有時難免會覺得耳朵後面痛痛的。因為鬆緊帶太緊,常會勒的耳朵痛,當然孩子也就會抗拒帶。這時與其和孩子糾纏,不如幫口罩做一點點小加工,用一條橡皮筋把口罩兩個鬆緊帶綁起來,這樣孩子的耳朵就不會被卡到痛痛的。此外也有人在眼鏡的兩隻腳上加鈕扣,也是一刻好方式。

D. 覺得有臭味

由於現在口罩有限量,所以原本是只用一次的口罩,現在快要變成無限使用。當然如果孩子吃一些口味比較重的食物,像韭菜水餃、大蒜麵包,那真的下一次要帶,真得會是一大挑戰。如果孩子不愛講話還好,口水也不至於沾到,也不容易有異味。解決的方式還滿簡單,吃完東西一定要先漱口再戴口罩;或者讓孩子吃口香糖來降低異味感。

E. 太依賴視覺

這比較常在小小孩身上出現,由於平衡感尚未發展成熟,對於視覺受到遮蔽會有抗拒。戴口罩時,可以先讓孩子照鏡子,示範如何戴上口罩,在讓孩子模仿。你會發現差一個鏡子,孩子的配合度會有很大的不同。此外,爸媽可以先帶的孩子做「面具」,讓孩子自己拿著彩色筆創作,如同煮菜一樣,自己做的東西不論如何都會覺得好吃。先讓孩子帶上「面具」,孩子自然也就可以戴上「口罩」。


        規定,並不是為了「一個人」,而是為了保護其他「大多數人」。

        不要大聲的抗議說我不需要,為什麼需要帶,因為它要保護的本來就是別人,不是嗎?正是大家都會為別人找想,也才能讓疫情獲得控制。當孩子抗拒戴口罩時,我們更需要找出方式才能協助孩子。當然練習與習慣都是需要時間的,不是一次、兩次就可以的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停課不停學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 光光老師的新書在三月出版了,真的是超級開心的,但又有一點沮喪。正巧碰到這波疫情,所以預計的實體推廣活動也全部取消,換上另一個我全然不熟悉的「網紅模式」。像是:宅女小紅、閱讀人、律師娘......等,真的是各有各的特色,除了訪問書籍內容之外,也從中向他們偷學一些直播需要注意的事情,也才知道有一個軟體是OBS,當下回家也就下載來試試看。

       科技越來越進步,要學的東西也變得越來越多,還好軟體本身還滿好用的,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就可以簡單使用,比較困難的反而是面對鏡頭。練習是絕對必須的,這是我一相信的事情,也因此我打開了PCHome,準備下訂單買HD webcam (高畫質視訊機),但出乎意料之外,一連點了好幾個網紅推薦的商品,全部都是「缺貨中」。也許是超前佈署,老師們都需要準備停課時的遠距教學,沒想到webcam這種超冷門的商品也會有缺貨的一天。只能說搶口罩、衛生紙、泡麵,現在連webcam也都要搶了。還好家裡有兩台筆記型電腦,先拿來使用一下,至於webcam只好下訂單就聽天由命。

       說的也很巧合,不到兩天,我家國小三年級的姐姐就說:「老師說要準備webcam和麥克風」,我想應該是響應教育部的「停課不停學」的計畫。現在學校的老師也都開始演練如何「遠端教學」,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橫空生出很多「知識型網紅」。對於孩子來說,不論如何和她說明筆記型電腦上有webcam,她還是不放心,最後只好翻箱倒櫃的找出一台比她還要年紀大的「骨董級webcam」插上電腦,她才真正感覺安心。其實也不能怪她,畢竟筆記型電腦是爸爸的辦公用具,她從小就知道不可以用,要用也只能用家裡的桌上型電腦。

       對於不喜歡拍照的我,雖然也上過節目、拍過廣告、上過直播......,錄影一直不是很習慣的事。我對於「遠距教學」的經驗是MBA在職班的時候,想想看到現在也已經超過十年了。透過視訊看著老師在遠端開始上課,一邊需要點名並且回答問題。基本上,老師都是預錄的影片,點名和回答問題都是助教在負責,其實身為學生的我們也非常清楚。加上那時候還在上班,有時課程和工作剛好衝到時,找同事幫忙「按滑鼠」,更是常見的情況。絕大多的情況下,課後再看才是我真正的學習時間,但這也是「遠端教學」最大的優勢,讓我可以運用片段的時間來學習,隨時可以開始、暫停、重播.......。但絕對不是限制一個「固定時間」,大家一起坐在桌子前面看著webcam,因為那真的有太多的方式可以破解了,有興趣可以查一下Youtube這裡就不能多說了。

      「影片預錄」是一件事,使用「現場直播」又是另一件事,兩者都可以用來當作「遠端教學」的媒介,關鍵是我們希望要給予的是什麼?

       如果是「預錄影片」,真的不需要全部老師每位都自己錄自己的,而是一群老師分工合作反而比較適合,畢竟光是備課就已經讓人崩潰,還要影片剪輯和上字幕肯定會讓人瘋掉。再來,請不要拘泥於上課時間,雖然說在學校上課一堂是四十分鐘,但是如果拍成影片,常常會比你想像的短,大約只有二十分鐘左右。除非你中間想要講笑話、表演魔術.......,不然真正四十分鐘的上課,我保證孩子大腦會完全空掉。我們不要說孩子,想想看你自己再看韓劇,會不會忍不住的按快轉,直接看精彩的部分呢?可以重複播放,有問題可以退回去看,才是影片方便學習的關鍵,不是嗎?

      「直播」又是另一件事情。在特定的時間要求大家一起參與,更有時間上的限制性,本質上更像是在「點名」而不是教學。想想看你在直播的時候,網友Steve留言「XXX可以再說明清楚」,你會不會生氣他沒有仔細聽、怪他不專心?肯定不會的,但是對象如果是學生時,你的感覺會一樣嗎?如果直播沒有互動,沒有開放提問,本質上就是點名。那反倒是大家一起打開webcam,老師盯著孩子坐著讀書不可以跑來跑去,寫好指定的作業再寄給老師,不是更合適嗎?「直播」更像是讓孩子了解:老師一直在關心你,現在不是真正的放假,所以還是要好好的學習。因此每天在固定時間,我們都還是會碰面喔!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,與其要求同一時間的集合?對於每個孩子個別的關懷,你不覺得更能讓孩子有學習的意願嗎?

       停課不停學,雖然是一個不錯的想法,但也不要把老師當作是「無所不能」的。多一點包容與認可,畢竟在這段時間裡,大家也都是嘗試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,不是嗎?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不要把孩子關瘋了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新冠狀病毒(COVID-19)進入第二波,開始從歐美傳回來台灣,隨著確診人數的增加,大家也變得更加的謹慎。口罩也變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每天只露出雙眼,卻看不到對方表情,漸漸也變成常態。

這段時間裡,彼此都有不同的擔憂,特別是有孩子的爸媽們往往更容易擔心擔心。為了保護小小孩,讓孩子減少外出、多待在家裡,大概是爸媽最常見的選擇。只是要把一個活潑的孩子,關在家裡超過十四天,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的挑戰。

上週,有一位小哥哥陪著弟弟來中心上課,結果出現大暴走的情況,真得快把爸媽氣到翻臉。老實說,真得不能怪這位小哥哥,他平常是一個乖巧又有禮貌的孩子,只是真得在家裡被關太久了。一開始哥哥表現的很好,但當弟弟走進教室上課時,自己卻被阻擋在門外,突然就大哭大鬧起來。對於小哥哥來說,他只覺只覺得弟弟要去玩,但好不容易可以出門,卻什麼都不能玩,就開始鬧脾氣的大哭起來,爸媽好說歹說都沒有辦法。這就好像有人給你一塊好吃的蛋糕,卻要你一口也不能嚐,然後又收回去在你面前吃掉一樣,真得是非常的殘忍。只看到小哥哥躺在地板上打滾,還好最近我們消毒的很勤快,不然真得是在「擦地板」。我從教室裡先拿出兩三個玩具,給哥哥玩一下分散他的注意力,果然也就安定下來。

只是撐沒有十五分鐘,哥哥突然跑到辦公室的門口,呆呆站著一動也不動,默默的看著我。他害羞的說:「我可以玩嗎?」當下我以為他是想要換玩具,也就回答他:「可以.......」。我還沒說:「我去拿給你」之前,他就消失在門口,接著就聽到一個小孩在大笑,爸爸不停地說:「不可以.....」,我就知道我說錯話了。因為小哥哥開始把走廊當作「跑道」,不停的跑來跑去的;甚至穿越教室,從一個門進去、另一個門出來,跑一整圈的。完全無視爸爸的指令,不停地大笑大叫,看到他跑的超級開心,臉上充滿笑容,真得不知道應不應該阻止他。真得只能說,這波疫情真的是辛苦大家,不只是爸媽,連小孩也都很辛苦.........。

十四天,真得不算短,特別是對於活力十足的孩子們更是一種巨大的挑戰。第一周不出門,孩子往往還可以;第二周不出門,孩子在家開始坐不住;第三周不出門,孩子肯定會把房子都拆了......。除非你正在居家隔離,完全不可以離開家門,不然請不要二十四小時的把孩子關在家裡,那只會增加許許多多的衝突,因為你會看到孩子在看電視時,也會不停地跳來跳去。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,減少不必要的拜訪與聚會,但並沒有不要帶孩子去公園走走,不是嗎?

如果真得非常擔心,選擇比較少人的時候,讓孩子在公園外面走上兩三圈,也都是一個不錯的辦法。有時孩子只是需要那麼短短的時間,稍微的動一下也就可以滿足了。即使是不出門,我們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,有沒有什麼小活動,可以讓孩子在小空間裡動一動。下面我們建議三個活動:

(一) 大床單:

拿一條大床單,讓孩子躺在中間,爸媽拉起四角。讓孩子離開地板後,左右輕輕的搖晃,好像是躺在吊床上面。孩子往往非常喜歡這樣搖晃的感覺,老像是在盪鞦韆,又好像是被爸媽擁抱。只是千萬注意安全,遊戲時最好在軟墊上,避免放下時孩子的頭撞到而受傷。

(二) 傳毛巾:

拿一條毛巾捲起來,再綁上三條橡皮筋,做成一個毛巾捲。你和孩子背對背的站著,讓孩子雙手舉高,將毛巾往後傳給你;然後再低頭彎腰,從雙腳中間接住你傳給他的毛巾捲。試試看做十次,孩子會不會弄掉,然後再加快速度。請記得一次不要做太多,以免孩子會頭暈。

(三) 彈跳床:

準備一個彈跳床,讓孩子可以在上面跳跳、動一動。對於比較小的孩子,可能需要有扶手的彈跳床,才能方便孩子練習。孩子往往會非常喜歡彈跳的感覺,因為比自己跳的還要更高、更省力,而且彈跳床並不貴,也比孩子在沙發或床上跳也安全許多,爸媽也可以考慮喔!

孩子並不是調皮搗蛋,而是「控制力」尚未成熟,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限制,而是安排。在這一個特殊的情況,不論可不可以出家門,讓孩子適時的動一下,也可以減少家裡不必要的責罵與衝突喔!希望這波疫情可以快快結束,大家都平安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開學五件事~好習慣不生病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新冠狀病毒(COVID-19)的疫情爆發,也讓學生們多了兩週的寒假,眼看著即將要到開學的日子了。每天受到新聞的轟炸,加上經過2003年的SARS洗禮,因此我們也多了幾分擔憂,充斥著一下搶口罩、搶酒精、漂白水的訊息.......,甚至大賣場的衞生紙也不放過。如果家裡有小孩的,更是憂心忡忡的…….。

在即將開學的時候,我們應該如何防範呢?「謹慎」是絕對必須的,畢竟阻絕傳染原是最重要的關鍵,特別是一群人需要長時間待在同一個空間內。當我們在消毒時,特別喜歡使用酒精,但是可能只是一個誤會。導

防止腸病毒,記得要做什麼,也就是「勤洗手」。不要亂摸東西,也是很重要的,特別是在公共場所。但很多時候是難以避免的,像搭公車總不可能都不扶手把。洗手是最好的方式來保護自己,特別是小小孩往往喜歡東摸西摸,多洗手可以有效降低孩子「吃」進病毒的風險。與戴口罩相比,多洗手反而是更重要的一件事。但記得需要使用肥皂,並洗上20秒以上才會有用。

二、不揉眼

我們都聽過:病從口入,但卻很容易忽略,揉眼睛這一件事情。病原會通過黏膜來感染,也因此你會看到新聞上的醫護人員都戴著護目鏡,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。如果手接觸到感染源,你又直接去揉眼睛,那就會有被傳染的風險。因此,鼓勵孩子盡量不要揉眼睛,也是很重要的喔!致人們生病的病原體,大致分為「細菌」和「病毒」。新冠狀病毒(COVID-19),如同:流感、腸病毒、諾羅也都是病毒,用酒精可以殺死細菌,但卻消滅不了病毒。因此,培養良好的「衞生習慣」才是關鍵,讓孩子們可以遠離威脅的靠近,不僅僅是為了這一次的疫情,更可幫助孩子減少日後生病的頻率。


換個角度,這不也正是矯正孩子「習慣」的好時機。教孩子,不是靠孩子聽話,而是掌握契機。當有特定事件發生時,孩子自然願意主動來學,自然也容易培養出好習慣。讓我們來看看,在開學前應該要培養出哪五件事情呢?

一、勤洗手


三、要開窗

病毒量的高低與傳染力有關。因為擔心外面有病毒,所以把門窗關的緊緊的,完全不透出一點縫隙,這也許是大家直覺的想法。但可能和大家想像的剛好相反,保持通風和換氣才能降低生病的機率。不然一個人感冒,但空氣又不流通,只是不停的增加病菌,又哪可能不生病呢?記得打開窗戶,保持室內的通風也是很重要的。

四、掛衣服

最常被忽略的重點,也就是外套。衣服,是皮膚之外的保護,特別在外面奔走了一整天,也沾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東西。請不要將外套放在「房間」或「床上」,即便是你整天戴口罩,回家卻又暴露在危機當中,不是嗎?進家門第一件事,將外套先掛起來,放置在通風的地方 (陽台、玄關)。將居家服與外出服分開,也是保護自己的好方式。如果可以,最好是一回家就先洗澡,也是另一個不錯的決定。

五、 生病戴口罩

生病戴口罩,主要是一種「公德心」,避免將病菌傳染別人。生病是難免的,但去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,這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和別人。口罩不只是帶,而且要帶的對才有用,但是更重要的是「丟」。如果進出醫院之後,回到家後也就立刻丟到「密閉式垃圾桶」,而不是放在餐桌上跟大家一起用餐喔!不然真的是戴了也是白戴,不是嗎?

記得出門前先量體溫,如果有發燒也請不要去學校,不然你鐵定會吃閉門羹,畢竟這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必要措施。希望這次的疫情可以盡快撥雲見日,大家都可以身體健康。這段時間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,避免不必要的聚會,也是必須要注意的。疫情讓人們必須保持距離,但不用把自己的心隔離,多多注意衛生習慣,也就是最好的防疫喔!

幫孩子培養好習慣,爸媽雖然會有點辛苦一點,但想想看不只針對武漢病毒,對於流感、腸病毒、腺病毒......都可以減少生病的機率,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投資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

只要寫下來,一定做得到


 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



       再過幾天,就要迎接新的一年。
       突然想到小時候,每年都要要寫「新年新希望」。感覺好像很八股,反正每年都寫一樣的應付了事。突然想到寫這個主題:「只要寫得下來,一定做得到」。

        當你腦中有一個想法,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拿起一支筆把它寫下來。這是非常重要的,主要有兩個原因,一來是人類的記憶並不可靠;二來是寫的比想得慢。

        人類的記憶並非是固定的,甚至可以修改的。也因此,如果你沒有用紙筆記下來,很快這些「想法」就會消失在龐大的新資訊中,漸漸地就會被遺忘。等到別人完成你的想法,你又會忿忿不平地說,這個我早在三年前就知道。但其實,這三年當中有很多事情都變了,但是你並不記得細節,如果你沒也寫下資料,自然無從比較到底別人比你多做了什麼。那些多做一點點的事情,可能才是成功真正的關鍵。讓孩子從小習慣,想到什麼就拿筆寫下,你不覺得是很重要的嗎?

       那麼,如果只要紀錄就好,用錄音的不是也可以嗎?這就要說到另一個關鍵,人類思考的速度很快,所以常常會脫口而出,但卻說完以後自己又很後悔。由於思考的速度太快,導致思緒常常是不連續,中間缺乏適當的銜接。這時我們說的「寫下來」,並不是只是隨手塗鴉,潦草的寫上幾個字。而是需要你坐在桌前,好好的寫出一篇文章。藉由這個舉動來強迫自己「靜下心」,只有當你平心靜氣的思考時,才能真正企劃出一個可執行的計畫,以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。

        聽到這裡,有沒有覺得滿有道理的,但是為何我們還是覺得「新年新希望」根本是廢文呢?其實,因為我們常常缺乏第三個步驟.......也就是,找三個人「說」。

        只是寫出一篇文章,那是自己開心而已,還需要通過「說服別人」才能找出自己的盲點。再一次一次的說服的過程,發現自己理虧的地方,微調自己的計劃,然後再一次的把它寫下來才是真正完整的計畫。之後,也就是義無反顧的執行,以求達到我們預設的目標。此外,通過大聲說出來的過程,無疑也是一個「宣示」。讓大家都知道我的目標,當然要偷懶也會感到有壓力,自然成功的機會也就比較大,不是嗎?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        

你的情緒,隨著手機波動嗎?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        你有沒有因為「接電話」而發怒呢?

        在這一個加速世界中,生活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快,事情排山倒海而來,每一件都是急件,壓的人們喘不過氣來。情緒來自於壓力,當壓力太大時,人又如何有好脾氣呢?

        隨著手機變得越來越便利,無形更加速了我們步調。手機通訊,不只模糊了地理上空間,也混淆了上下班的時間。想想看,多少次你在孩子面前拿起手機,其實是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呢?我們跟孩子在一起, 但卻處在不同的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 上月有一個很紅的視頻,一家人坐遊艇出去度假,爸爸一直拿著手機在處理事情。四歲大的小女兒微笑的看著爸爸,接著拿起爸爸正在打的手機,伸手把它丟到海裡。小女兒期待的看著爸爸,眼神透露的:「現在你有空陪我了嗎?」

        現在的「視頻」很多都是演的,是不是真的丟到海裡並不清楚。如果是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,我想應該絕大多數的爸媽都淡定不下來,不會像影片中的爸爸一樣。這個影片之所以紅,應該是這樣的情況普遍發生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上,而引起我們的深思。

        「手機」彷彿已經融入我們血肉,隨身攜帶的不離不棄,只要有一個沒拿在手上,好像身上缺少了什麼一樣,令人感到不安。但對於孩子來說,爸媽似乎是壞掉了, 只要沒有手機就不會笑,接到電話又會生氣........。難道,爸媽昨天晚上被外星人抓走,改造成為「手機生化人」了嗎?

        為了不要被「外星人」綁架,當然不會建議爸媽不要用手機,只是有三件小事要注意:

(一)安排緩衝

工作總是有開心,也會不開心的,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中間安排緩衝,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裡。不論你是習慣散步回家,或到咖啡廳坐一坐,先調整好情緒再踏進家門,絕對是必須的。

(二)打開靜音

進家門之前,先把手機轉成靜音模式,這對家人也是一種尊重不是嗎?不論是看電影、開會、演講,我們都已經習慣轉靜音,為何在與最親近的家人卻忘記呢?請記得孩子無法分辨你是在辦公或是聊天,只是想纏著你多說幾句,而不是惹毛你。

(三)聽孩子說
喜歡分享的孩子更愛學習。我們喜歡聽孩子說,因為在說話的過程中,孩子必須自己思考與組織,一個問題當孩子說出來的同時,其實也做好了「決定」,知道自己要做什麼。小時候多點耐心,因為等到孩子十歲後,你要他說,可能比登天還要難喔!

        陪伴孩子,不只是坐在孩子身邊,心思卻在另一個宇宙。將手機二十四小時拿在手上,情緒隨著訊息起伏,你活在與孩子的平行世界中,卻不知道孩子覺得你只是一個「手機生化人」。不要讓情緒,隨著手機波動;進家門前,請先將手機轉為「震動」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不同年齡,說法不一樣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       每當爸媽在詢問我時,身旁聽到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,因為明明都是同一個問題,但是光光老師卻每次回答不一樣。其實,並不是「答案」不一樣,而是「對象」不一樣。

        我們常過度重視「問題」,而忽略了「年齡」。不同年齡的孩子,能力和特質也不相同,當然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,不是嗎?跟孩子們溝通也是如此,如何和孩子溝通,我們可以記得下面的口訣:「兩三歲帶著做;四歲說故事;七歲說細節;十歲講重點」。

        這好像是繞口令,到底是什麼呢?讓我一個一個的來告訴你:

() 四歲以前,帶著做

四歲以前,孩子雖然已經會說話,日常用語都可以明白,但是對於「複雜句」的理解還沒有成熟。這時你和孩子說「因為......,所以.......」,基本上孩子還是懵懵懂懂的,相反地孩子更擅長模仿,透過和你做一樣的舉動來學習。因此,這時候最好方式,不是滔滔不絕的說,而是一邊說一邊帶著孩子做。帶著孩子一起做,運用孩子的規律性養成習慣,比你念他一百遍還有用。

() 四至六歲,說故事

四至六歲,孩子很擔心失敗、害怕被責備。只要你一念他,不是馬上淚眼汪汪,就是狡辯的說沒有,反正就是打死不承認。這時,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「故事」,故事可以鬆懈孩子的警戒,孩子才會願意傾聽,並且情節中學習到如何做,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。當孩子聽進故事,自然也就學會如何調整自己。關鍵是不要前一秒才說完故事,後一秒就講大道理,那就完全破壞孩子「聽故事」的意願。

() 六至九歲,說細節

六至九歲,孩子可以說清楚事情,也能描述細節。但是計畫能力尚未成熟,因此常常會有遺失或疏漏的地方。這時和孩子溝通,不只是說個大概,反而是要講清楚細節,並且讓孩子覆誦後再執行。千萬不要講個大概,然後又事後「補充」,那只會讓孩子更「反彈」。仔細分析孩子的感覺:「我明明都做完了,為什麼還要再做」,當然也就會出現反抗的情緒。事前講清楚,如果沒事先說的,等下次再調整,反而更能有效溝通喔!

() 十歲以上,講重點

十歲以上,孩子已經具備良好的推理能力,這時鉅細靡遺地說,孩子常常會感覺到厭煩。其實,對於成人也是如此,想想看當你的老闆對你交代一件小事,卻說了一大堆不重要的小細節,你絕對不會感覺到他的善意,而是懷疑他在污辱你的智商。就像在尾牙餐會時,會詢問對方有沒有開車,後面的意思你不也就心知肚明嗎?因此,對於大小孩只要「講重點」,一點一點的條列出來,孩子反而更願意聽進去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