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作業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作業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

寫字慢吞吞,多寫就會好???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 (光光老師)


       我們大人往往有一種迷思,只要多練習孩子就會進步,所以不停的要求孩子大量寫字,這樣就可以幫助到孩子嗎?練習是絕對有幫助的,但是訓練不可以超過孩子的生理發展。

       寫字,是手指肌肉動作整合之後的表現,如果孩子的手指肌力不足時,很難控制好鉛筆,當然也就很難拿筆寫好字。寫字拖拖拉拉的孩子,我們常常會將「偷懶」的標籤貼在孩子的身上,但是如果你真正仔細觀察孩子,真的很難將偷懶放在他們的身上。因為握筆姿勢的不適當,他們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來寫字,在短短不到十分鐘的過程中,他們出現不停的改變握筆方式,想方設法地使用手掌內的各個不同的肌肉群,一直到榨乾所有的可以運用的每一條肌肉力氣為止。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,你還會認為孩子是不認真?愛偷懶嗎?

       我們最大的誤區是「寫字可以訓練手部力量」。與其說寫字是訓練肌肉力量,倒不如說寫字是高度的認知功能訓練,一下要記得字形、一下要熟練筆順、一下要背誦字音,在寫字的過程中,這些重要的能力都要一起運用在寫字當中。寫字不僅僅只是寫字而已,我們不應該使用寫字來訓練肌肉,反而讓孩子忽略學習更重要的事情;相反地,我們應該「額外」幫孩子培養出肌肉力量,才讓孩子開始寫字。不然就像我給你一把雕刻刀,要求你把課文都雕刻完,請問刻完十遍之後,你又可以記得多少內容呢?我相信你只會記得手快要廢了,不是嗎?同樣地當孩子拿筆都有困難時,大量的寫字不一定是有幫助的,只會讓孩子的手抽筋。短時間的努力絕對是可以依靠意志力,但是長時間下來使會讓孩子覺得抗拒,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動機。

       很多爸媽都會疑惑,孩子明明長大都很正常,為何孩子寫字慢吞吞呢?要解答這個問題,讓我們先從從回答另一個問題開始。

       請問你覺得「畫圖」和「剪刀」,哪一個和孩子在寫字的表現比較有關係呢?
       我們直覺一定是「畫圖」。

       因為畫圖也是拿筆,只是筆粗一點、色彩多一點,所以常常將繪畫能力和書寫效率當做同一件事情。但是很不幸的,世界上很多事情卻是跟直覺剛好相反的,畫圖和寫字並沒有直接的關係,反而是剪刀的操作技巧才是關鍵。

       讓我們從「動態握筆」和「靜態握筆」之間的差別來說起。畫圖,最重要是線條流暢和著色均勻,需要手腕的靈巧度來畫出大範圍的線條。寫字卻不是如此,大家不妨拿起紙筆,隨意的抄下文章中的任何一句話。觀察一下,請問你是手指在動?或是手腕在動呢?

       肯定你的答案一定是「手指」。沒錯,同樣是標準的三指握筆法,畫圖時我們使用的是「靜態三指握筆法」,但寫字時使用的是「動態三指握筆法」,兩者的差別在於手指有沒有運筆的動作。讓我們在回到原來的問題,請問「畫圖」和「剪刀」,哪一個在使用時,必須保持手腕穩定,並且使用大量的拇指和食指的動作呢?你有沒有發現,其實剪刀反而更符合我們的選擇。

       在臨床觀察的資料顯示,孩子畫圖是否好看,與孩子的創造力和感受力有關,但是與孩子在學業書寫的效率,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聯性。但是,如果一個孩子拿剪刀剪形狀都有困難,往往也會伴隨著書寫困難的出現。不要小看孩子在幼兒園做勞作,那可不是在浪費時間,而是幫孩子未來寫字做好準備喔!

       趁著孩子回家作業比較少的時候,多讓孩子做勞作、用剪刀,先增加手指肌肉力量,自然能讓寫字的速度變得比較快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

十點半,媽咪的臉色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        最近和太太開玩笑的說:「還好白天都一起上班,不然晚上十點以後,你的臉色看起來......還真嚇人。」

        世界上很多的事情,都跟預期的不一樣,直到你真正的遇到了,才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。原本單純的想,孩子們都上小學總算可以鬆一口氣,沒想到一切都是一場「誤會」。

        現在的小學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,不是孩子「獨立自主」的開始,反而是更需要爸媽的協助。基本的寫字作業不說,還有一大堆「創意作業」需要爸媽一起參與,不然孩子還真得是無法完成。這些事情對我們大人來說並不難,甚至只是舉手之勞,但有時也不經讓人感到困惑,到底現在是誰在讀書.......

        老實說有些作業,真的不是孩子可以獨立完成的,像是「英文」就是最好的例子。讓孩子自己聽CD,真的是耳朵和嘴巴不協調,孩子明明唸錯還洋洋得意,一點點感覺也都沒有。就算放CD讓孩子聽上十遍、二十遍,唸錯的地方依然還是錯誤的,但能說孩子沒有聽嗎?

        - d - buck ~D- d - buck ........的唸得好開心,卻讓我聽得好頭痛。如果沒有爸媽在旁邊陪的聽,孩子真的是越背越糊塗、越認真越記不得。自從小學開始有英文課,每週五天、每天三十分鐘的「媽媽加強班」也跟著開幕。很感謝媽媽的付出,兩位寶貝的英文現在都沒有什麼大問題。 但是這一切都是需要有大人付出,而不是孩子自己會發展出來的,不是嗎?當然也可以花錢去補習班,只是那又是另一筆花費了。

        「感謝」一回事,「感受」又是另一回事。有時候稍微提早下班,兩位寶貝驚喜的迎接爸爸回家,真誠而天真的笑容,真的是感到非常窩心,覺得在辛苦工作也值得。相對的,媽咪的臉色卻顯得特別的........嚴肅?在工作一天,回家又要忙著孩子,可以理解真的是很累人。只是累到連笑都快笑不出來,看起來還真的有點「可怕」。 幸運的是我們在上班時都還是會碰到面,可以看到媽咪活力十足、充滿魅力的樣子。不然,如果只有晚上十點才碰面,那死氣沈沈的樣子,真的會覺得有點毛骨悚然的。

        趁著難得的連續假期,好好計畫一下出遊的計劃。不要因為「兒童節」的關係,把所有的行程都圍繞著孩子打轉。記得抽出其中的一天,支開家裡的寶貝們,好好的陪伴你的另一半。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

寫字慢,用十元就可以解決
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

       今天碰到一位小二的小男生,長得真的超可愛,只是寫字就是特別慢。但是又不能說他不認真,因為他寫字就跟「雕刻」沒兩樣,一整個「力透紙背」。一來寫得很費力、二來寫錯時就連大人也擦不掉。只能很慶幸,孩子學校的書寫量真的很少,所以也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。


       當我們運用練習「素描著色」的方式,讓他察覺自己力量與深淺的關係時,突然發現一個很特別的事,他運筆不是用手指,也不是用手腕,而是用整個手臂。這真的是有點嚇到我,因為他其實在用寫書法小楷的方式寫字,比起一般的書寫速度,肯定是慢吞吞的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 乍看之下,他握筆姿勢是正確的「三指握筆法」,但是這個握筆法又分成「靜態」與「動態」兩種,差別就在於「手指」動不動。有點像是穿線的動作,需要食指與拇指捏著線條,同時往前推出去的動作。但是很神奇的,他就是在這裡卡在這個動作施展不出來,拼了命就是無法將手指推出去,只能縮進掌心。

       既然寫字需要已動用到手臂的動作,真是再怎麼認真也都寫不快,還老是被大人責怪。 既然找到問題,要解決也就不困難,只要拿出「10元硬幣」就可以迎刃而解。不是給孩子獎勵金,而是讓孩子練習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小遊戲。

       小時候,你有沒有玩過,將硬幣墊在白紙下面,然後用鉛筆在上面著色,就可以將硬幣上的圖案「浮」出來。這對孩子是個又神奇又好玩的遊戲。記不記得,當年在小一、小二時,孩子們常常在玩這樣的小遊戲,其實那就是孩子們自己的練習,而不是在亂搞。透過拓印的過程,給予孩子立即的回饋,一來可以讓孩子練習控制自己的力道,二來可以促進孩子的運筆技巧,不是正好嗎?

       在練習前,提醒爸媽兩件事情:(1)鉛筆不要削太尖,不然很容易戳破紙張;(2)筆桿不可以太垂直,不然很難畫出來。提醒孩子只要注意這兩件事情,之後就讓孩子自己在遊戲中體會吧!請記得,孩子需要有練習的時間,不可能是你一教完就會了,就讓孩子當作遊戲多多的練習吧!

       練習不是做苦工,而是要找到方向。先透過小遊戲讓孩子熟悉動作技巧,當肌肉耐力準備好了,再來校正孩子寫字才會變得容易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57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