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出遊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出遊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不用跟别人一樣
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我們家的兩姐妹平常的感情很好,但也常拌嘴。特別是在暑假中,每天總是不停地聽到兩位的聲音。吵來吵去的原因有時很搞笑,歸根究底只是妹妹希望姊姊一定要配合她。特別是在旅遊中,衝突也就更加明顯。

手足之間的年齡差在三歲內,難免會彼此比來比去,希望自己也可以很厲害、沒有輸。這部分我並不擔心,因為有競爭也是有好處的,算是努力向上。兩人平常的感情很好,活像是黏皮糖的黏在一起,但也常因為「不一樣」而吵起來。

今年暑假的目標是「換氣」,姐姐已經可以游十公尺,預計挑戰二十五公尺;妹妹的進度稍微慢一些。今年正好安排一趟遊輪旅行,兩位寶貝對於船上還有泳游池,更是開心不已。兩個人都想要游泳,但卻因身高不同,泳池規則不同,不能待在同一個池子,不然就要穿「救生衣」。

一開始,姊姊還好心的配合與鼓勵妹妹,在兒童池中一起穿救生衣游泳。但是穿救生衣就不能把頭潛到水面下,第二次姐姐就不想穿,而想要去標準池玩。這回換妹妹就不願意,一直說:「我才不要去游泳了,好無聊......」。其實,是不想穿救生衣,而不是真正的不要游泳。最後,只好請爺爺幫忙,分開兩邊帶才解決。

因為擔心「和別人不一樣」,導致很多大大小小的衝突。妹妹平常在學校,都有睡午覺的習慣,但暑假卻都沒有機會。每天到了晚上八點五十分,妹妹的眼皮就開始不爭氣的瞇起來,但又不甘心姐姐還在繼續玩,而開始出現鬧脾氣的情況,一連好幾天也都是如此。不論如何和她說:「妳累了,先去睡覺」,妹妹還是不願意,一直問:「那姐姐呢」?

一來是姐姐的體力比較好,二來是姐姐從小不睡午覺。平常孩子都在學校,真的沒有什麼感覺,但暑假一次的家庭旅行中,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差異。一個玩了一天,晚上還在飯店裡跳來跳去;另一個玩了一天,一到飯店就癱在床上。

晚上有一場小丑秀,加上上午還有去游泳,所以中午要妹妹先睡一下,但是妹妹還是千百個不願意。我只好帶著妹妹一起閉眼小睡一下,才躺下來不到五分鐘,妹妹也就沉沉的入睡了。雖然並沒有睡多久,但是晚上很順利看玩小丑秀,兩位都非常的開心才回到房間,準備洗澡睡覺。

隔天的一大早,妹妹又恢復平常笑哈哈的樣子,還侃侃而談昨天的小丑好好笑。從那一天開始,如果晚上還有行程要跑,妹妹下午就會自動去「睡一下」。那怕只有短短的十分鐘,鬧脾氣的情況也少多了,連妹妹自己也覺得很神奇。她還很開心的和我說:「爸比,我和姐姐不一樣,要睡午覺」,這可能是暑假中妹妹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不用跟别人一樣,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不用和孩子說太多道理,當孩子覺得有用才能願意改變,特別是讓孩子覺得是她自己想到的,那效果也會持續得更久喔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

好運壞運是心境~猛暑中的日本
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

        今年的暑假預定到日本玩,孩子們當然是非常期待。但是在出發前兩週,聽到京都有土石流導致新幹線停駛,真的非常擔心行程會不會受到影響,所以還寫信到飯店問問看,確定一切都平安才出發。結果沒想到,一到日本卻碰到難得一見的「酷暑」,每天都39度的高溫短短的五天,把我一年吃冰的量都一口氣的吃完了,真得是熱的太誇張了。



        真的很難想像,在日本還會比台灣還要熱,就連平常不流汗的我,也是汗如雨下的,整天拿著水瓶喝水。一到中午太陽直射不到一分鐘,皮膚真得有被燒灼的感覺,當然一定要擦上防曬油,不然肯定會曬傷的。缺點是熱,優點是藍,天空超藍的,幾乎連白雲都看不到。不能否認是拍照的時機,不論如何拍,天空都是青藍色。即便是路邊的小野花,襯托在藍天之下,就是特別的漂亮。

        即便如此的美景,身體的汗水也像是水龍頭全開,走不到一個小時的路,就像是掉到水裡一樣的全身濕搭搭的。原來預定的行程就必須要調整,一定避開下午1:003:00氣溫最高的時間,結果就是每天的行程變成「上半場」、「下半場」的特殊情況,畢竟人在國外時,如果身體不舒服可是非常麻煩的。

        流汗是一種調節體溫的機制,用來幫助身體降溫,不要讓大腦過熱。雖然流了很多汗,只要適時的補充水份和鹽份,基本上就不用太擔心。但記得不是單單的大量喝水,更要補充「鹽分」,不然很容易出現「熱衰竭」的情況。這時候「運動飲料」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,補充流汗失去的「鈉離子」。相反地,如果汗流不出來才是麻煩大,那表示調節體溫失去作用,很容易導致體溫的升高,甚至導致昏厥、噁心的情況,而危急生命,也就是俗稱的「中暑」。

        孩子畢竟是孩子,就算是不舒服可能自己也不清楚原因為何,只會鬧脾氣。我嘗試讓孩子下午待在咖啡廳,避開氣溫最高的時刻 (39.4),但那根本是一場災難。因為孩子根本坐不住「兩個小時」,硬是在烈日下行軍 (38.2),結果就是大家的脾氣都不好。當天晚上就改變計劃,變成上午玩一個短行程,回飯店洗澡、吹冷氣,等到傍晚再出發到另一個小景點。只是小小的調整一下,兩位孩子就像天使一樣的聽話。

        兩位寶貝一點也不在意天氣熱,也沒有因為「熱」而不願意走路,反而倒是超級開心,迫不及待地起床就想要出門。原本不能吃冰的她們,破例在這次旅行中每天可以吃到一支霜淇淋,加上偶爾還可以喝「運動飲料」,也一直說:「真的是太好運了」。

        好運、壞運差別最大的,不是「事件」,而是「心境」。

 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
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

媽咪,肚子不舒服~暈車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     連續假期最痛苦的就是塞車,擠在車陣中緩慢的前進,又加上坐不住的孩子們,那可真是一團混亂。這時如果孩子又暈車,那可真的是讓爸媽臉色發青。



       記得姐姐大約是三歲時,第一次搭爺爺的休旅車去長途旅行時,真的是超級開心。一上車就拿出包包裡的零食,分給車上的每一個人,一路上還有說有笑的。但是等到一個小時後,就開始問:「我們要到了嗎?」持續問個不停,要她閉上嘴巴也沒辦法。突然間,姐姐變得非常的安靜,才覺得不太對勁,姐姐就嘩啦嘩啦的吐的整身都是。

       那時看姊姊的表情,就是一副「疑惑」的樣子,鐵定大腦在想「這是什麼狀況」。還好媽咪眼明手快的把小外套拿出來,接住大部分的嘔吐物,不然真的會更難清理。其實,「嘔吐」對人體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,而不是生理上有狀況。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避免誤食有毒食物,也算是一種保護機轉。當人們吃到有毒的物質,大腦接到一個緊急的異常訊號時,就會按下「緊急按鈕」。此時,我們會用力的吸一口氣,然後關閉氣管的通道,食道到胃的通道變成暢通,然後腹部一用力時,所有在胃裡的東西就會絲毫不存的吐出來。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,嘔吐並不是一件壞事,只是氣味真的是讓人很難以忍受。

       嘔吐的原因很多,其中一個就是「暈車」。暈車並又不是吃壞東西,為什麼會嘔吐呢? 「暈車」最主要的原因是「視覺」與「前庭」的感覺混亂,大腦無法有足夠的訊息判斷情況,導致出現不舒適的感覺。在自然環境中,人們移動時,視野接受到的景物變化,會與前庭的移動感一致,大腦就可判斷身體在空間中移動的方向。相反地,如果你搭公車時,如果是坐在背對車輛行駛方向的座位,因為視覺與前廷刺激的混淆,也就特別容易暈車。對於大腦而言,這種輕微混淆的感覺很奇特,有點類似吃錯東西的感受,所以大腦也就先按下「緊急按鈕」,當然也就讓暈車的人嘔吐起來。

       這也就可以說明,自己開車時不會暈車;但是只要坐別人的車,卻會暈到想吐。這可是不是因為別人的駕駛技術不好,而是開車的人眼睛必須要與前進方向一致,當然也就比較不會暈了。此外,這裡需要補充一件事,只是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,容易暈車不是因為前庭功能不佳,反而是太敏感的人才更容易暈車喔! 要如何避免暈車呢? 當然暈車藥也是一個選擇,但是針對孩子們,我們有三種方式可以試試看:

(1) 看前方

讓孩子看前方的景色,可以讓孩子的視覺和前庭保持一致,這樣也就比較不會暈車。這也是坐前座比較不會暈車的原因,只是現在孩子都需要坐安全座椅,所以這有時比較難實現。這時就只好請爸媽開車不要催油門、換車道,盡量保持車速的平穩,孩子也就比較不會感到不舒服了。

(2)沿路逛

由於孩子還不習慣搭車的感受,所以建議大約每一小時最好停靠一下,讓孩子下來走動透透氣。藉由短暫的休息,讓大腦可以休息一下,當然也就比較不容易暈車。如果孩子年紀還小,建議是先規劃好旅遊的行程,讓孩子可以沿路逛,也才不會暈車。隨著孩子年紀漸漸長大,經驗越來越多,大腦也比較能對抗暈的感覺,自然就比較不會暈車。

(3)含酸梅

嚴格來說,酸梅應該不是防止暈車,而是抑制想吐的感覺,就像懷孕的孕婦一樣,常常會抱著一包酸梅吃。吃了雖然比較不會有反胃的感覺,但是還是一樣會感到頭腦昏昏的。當暈車的時候,如果車內空氣很悶,也會讓人更想吐,維持車內的空調也會很重要。這時,鼓勵孩子把眼睛閉上來,稍微休息一下,也可以緩和孩子頭昏的感覺喔!

       經過四年的練習,姐姐現在已經不太會暈車了,但是我們還是習慣帶著一、兩個「小袋子」以防萬一。與其假日堵車堵到孩子暈車、大人發火,還不如帶著孩子搭高鐵或火車,比較方便不是嗎?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57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