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幼兒園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幼兒園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

戒糖,也要記得交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最近不知道為何,看到許多「戒糖」的文章。基本上,我是不支持,但也不反對,畢竟大家說的都有道理,加上每個孩子都不一樣,所以很難一概而論。只是有一個小提醒,就是「戒糖,也要記得交換」。




        小嬰兒一出生就可以分辨甜、酸、苦,這三種味道。食物如果帶有「甜味」,則意味著食物有高度的熱量,所以大腦就會就會解釋成這是一個「好東西」。食物如果帶有「苦味」,則意謂食物可能有毒性,所以大腦就會詮釋成一個「壞東西」。食物如果帶有「酸味」,則意謂食物可能腐爛了,如果不是太餓的話還是小心一點。

       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,「糖果」對於孩子具有天生的「吸引力」,所以要孩子不吃糖,就需要大人的給予協助。「戒糖」在家中執行上並不困難,只要從食物給著手,大約是兩、三週後可以完全適應。主要是要和家人都商量好,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。但是,如果孩子已經上幼兒園才要「戒糖」,那就必須要特別注意喔!

        在幼兒園中,孩子們常常會彼此分享糖果、餅乾。今天我拿到四顆糖果,我可以選擇自己全部吃掉,也可以拿出一、兩顆分給好朋友。透過分享與互惠的過程,孩子在下一次自己沒有零食時,就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從別人那獲得零食。這是一種「社會化」的互惠過程,也是「道德感」的啟蒙。

        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,當孩子拿到好朋友給的「小禮物」,心花怒放的回家和媽媽分享,你看看我有沒有很棒,好朋友給我一個「小禮物」喔!簡直是驕傲到尾巴都翹起來了。然後,媽媽不帶感情的對你說:「你不可以吃糖」。下一步,就把「小禮物」直接沒收了…………..

        如果換做是你,你會覺得怎麼樣呢?鐵定一定也是立即倒在地上,放聲大哭一番吧!其實,孩子大可以就直接吃掉,根本就不用讓媽媽知道,不是嗎?為什麼還要拿給媽媽看呢?關鍵點不是「糖果」,而是「禮物」,這是不一樣的事。因為,孩子是要你知道,他得到的「禮物」,不是全部人都有,而是只有我有喔!

       當要收起孩子的「糖果」之前,請記得要做兩件事:

(1) 給予孩子肯定,讓他覺得自己做得很好。
(2) 先準備小餅乾或小水果,跟孩子交換孩子手上的糖果。

        就是多用一點小心思,就可以讓「戒糖」更容易成功,而且不會干擾到孩子「社會化」的練習過程,你不覺得這樣會更好嗎?


        請注意,不要讓孩子們之間的「小禮物」,變成另類的「處罰」喔!

 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5076

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

如何挑選幼兒園呢?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      對於爸爸媽媽而言,選擇「幼兒園」一直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,畢竟是寶貝們「第一個」學校。

        目前有許多的系統,蒙特梭利、華德福、全美語、藝術品格等.......的幼兒園,真得是各有各的特色。有強調加強學業,但也有強調慢學;有強調品格教育,也有強調雙語教學;有強調規範制度,也有強調是自主學習。基本上,真得是只要你想要的,就一定可以找得到。但是,要選擇也就變得更加困難。


         
        對於選擇幼兒園呢?真得是一個非常「大」的問題,真得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,也沒有一種幼兒園可以適合每一個孩子,畢竟孩子是獨一無二的。像是我家的大女兒,天生就是比較黏人、又非常怕生,所以在當初選擇幼兒園時,真得是讓媽咪傷透腦筋。

         因為比較怕生,害怕跟媽媽分開,所以「全美語」第一個就被排除了。畢竟要入學就已經是一大挑戰。如果老師說的又全部聽不懂,那只會是一場惡夢,即便學校教得再豐富也不會吸收。

         再來,「距離」也是一大因素。雖然,媽咪一直都很喜歡「蒙特梭利」,但是因為光是搭車也要三十分鐘以上,所以也被排除了。對於怕生的孩子,如果是「走不到」的地方,基本上都會感到焦慮而抗拒,所以只能選擇家裡附近比較適合。除非要搬到阿公家去住,哈哈!

         最後一點,則是我個人的堅持。由工作性質的關係,我希望選擇的幼兒園,一定要有「戶外空間」,至於大小並不是很重要。但是,最少要可以開窗,讓空氣對流。畢竟孩子很容易感冒,一群孩子關在密閉的空間中,真得很容易互相傳染。

         雖然已經做足準備,但是大女兒入學以後,最前面的六個月還是常常感冒,只能說在家裡保護得太好,所以沒有足夠的抵抗力。但也很慶幸,在選學校時有注意教室的空氣流通問題,不然我想只會更嚴重。

         基於上述的三點考量,就開始來做挑選,最後我們選擇的是離家近,以音樂教育為特色,教會附設的幼兒園。真得非常感謝老師們的用心,讓本來膽小、愛哭的大女兒,漸漸變得越來越大方,甚至喜歡上台表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挑選幼兒園確實是一件必須要慎重的事情,千萬不要抱著不適合就轉學,反正幼兒園又沒有教什麼,所以試試看再說的心態。每個幼兒園都有整套的教學計畫,在三年內透過日常生活中學習,慢慢地引導孩子培養出所需具備的能力,只是彼此的順序與重點不同,但是最後的目標都是相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相反地,轉換學校不僅是增加孩子在適應的困擾,更可能打亂按部就班的學習步調。甚至可能在轉換中,可能讓孩子遺漏到「關鍵」的學習階段,反而讓孩子在學習上的困擾出現。所以,爸媽一定要特別注意喔! 

         選擇幼兒園並沒有絕對的方式,而是順應孩子的特質與個性,幫孩子挑選適合的「第一個學校」。請記得決定權在於孩子,而不是爸媽各自的喜好,才能幫孩子選擇出最適合的幼兒園喔 !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4312

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

開學第一周,請準時接孩子

暑假最後一周,往往是全家最忙碌的時刻,爸媽無不希望可以讓孩子的假期,留下歡樂而美好的回憶。告別了歡樂的假期,迎接開學的第一天,不要說孩子自己不習慣,連大人也都會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步調。

特別是對於幼兒園的小小孩,在可以黏著爸媽十幾天後,當再度要與爸媽分離,往往就變成了一個「挑戰」。對於那些第一次要踏入校門,展開全新生活模式的孩子們,面對全新的環境與不認識的朋友們,也會是一場勇敢的冒險歷程。


在開學前幾周,請爸媽務必準時去孩子,讓孩子吃下一顆「定心丸」,相信你會遵守承諾。不要覺得遲到個「十分鐘」,也沒有什麼大不了。對於小小孩而言,「十分鐘」跟「一小時」都是一樣的長久,這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,而是兩個人之間的「承諾」。

我們的寶貝還不會看時間,他沒有辦法分辨現在是幾點,也還沒辦法分辨五分鐘、半小時之間的差別。並不是說孩子沒有時間觀念,而是孩子使用「事件點」來記憶時間,就像是看到卡通「飛哥與小佛」就是四點半,看完了(半小時)以後,媽咪就會來接我了。所以只要五點鐘一到,孩子馬上就迫不及待的等待著媽咪出現在眼前。

但是,五分鐘、十分鐘、半小時究竟是多久呢?這個問題對於小小孩來說,真得是太難了。心情好的時候,時間一下子就過了,就算是半小時以不夠;心情不好的時候,時間過的慢吞吞的,就連五分鐘也覺得難以忍受。對於孩子來說,時間一直都是「情緒性」,而不是「物理性」。

你覺得孩子在等媽媽的時候,看著旁邊的新同學的媽媽一個一個都來接他,卻一直還沒有人來接我,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?隔天早上,還會願意乖乖的出門去上學嗎?開學的第一週更是重要關鍵,請遵守你與孩子之間的承諾,就是存在這樣的信任,孩子才會離開你身邊,無憂無慮地出門上學喔!

開學第一週,請一定要準時去接孩子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