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

光光老師的熱狗工廠 ~ 軟陶創意分享




好一陣子沒有寫文章了
主要是因為最近比較忙碌一點
所以請大家包涵

這次我準備要推出一系列的Blog推薦
讓大家可以看到更多更有趣的文章
實際上很多網友可能知道
這是我的第二個blog

Hotdog Factory才是我最初的blog
因為從事兒童發展的關係
滿常做一些手工藝與勞作的
所以漸漸地累積了許多有趣的作品
也從中間學到許多東西

所以我常說
我不清楚到底是我在教導兒童
還是兒童再教導我
實際上應該就是彼此學習

有空來到我的Hotdog Factory
看看我的創意喔






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

從「兩歲的小霸王」來發現兒童自我概念的發展


當兒童到兩歲左右時,可愛的小寶貝開始什麼事都說「不」,也變得比較調皮不聽話,甚至會突然的鬧起脾氣,感覺很像是家裡的「小霸王」,老是愛跟大人唱反調的樣子。這段時期也稱作「第一反抗期」,但是父母應該要知道這並不是因為你的寶貝學壞,所以要跟你唱反調,這主要是這時你的寶貝正在開始發展自我概念的緣故。

在嬰兒時期,嬰兒的慾望通常與母親是一致地,只要當他餓的時候母親就會餵他吃奶,當他尿不濕了不舒服時母親就會餵他換尿布。因此嬰兒因而認為母親的想法跟自己是如此契合的,因此沒有自己與母親之間的差異性的經驗,所以幼兒認為了解自己慾望與母親慾望永遠是一致的。直到兩歲左右,隨著動作發展與探索環境的增長,嬰兒開始發現自己的慾望與母親似乎有所差異,母親開始要他不可以做這個,不可以做那個。從這個過程中,一個想法在寶貝的腦中萌芽:我的想法跟媽媽一樣嗎?

因此,我們可愛的寶貝們開始他們偉大的「科學實驗」。一項了解母親的慾望與自己的慾望是否一致的實驗,過程中經常是充滿驚喜與陣痛。當他有所慾望時會強烈表達,並觀察母親是否會同意,藉由反覆不斷的實驗來了解自己與母親之間的差異性。但是有時他也會感到失望,為何自己的意願受到忽略而挫折不已。在與母親的每次互動經驗中,都是他偉大的科學實驗,並且逐漸地了解在不同情境下自己與母親是否有所差異,進而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概念。

這時兒童往往會做一些令你生氣的行為,這些行為往往是有危險性的,但是你必須清楚了解兒童並不知道。當他學會將小東西放在容器裡以後,他可能對於插頭有濃厚的興趣,因為同樣是將東西放在小洞中。但是當你一在告誡他不可以玩插頭,不然要打打喔!他卻會故意一邊叫媽媽,一邊握著插頭來吸引你的注意。當你一說不可以時,他就故意將插頭拔下來。而且他會不停地嘗試數次,直到他確定每次實驗結果都是一致,才會感到滿意。然後,他會再找到另一個新奇的目標從新的來玩一次,直到生活中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嘗試完成為止。

面臨如此的問題時,我們要如何的處理呢?我想所有的方式都可以,但是最重要的是處理方式必須要有「一致性」。如果處理的方式越是「一致性」,則可以減少兒童嘗試的機會,更可減少危險的發生率。就如同做一個實驗重複做三次,如果每次實驗的結果都是一致的,那結果就是確定的不用在嘗試第四次。如果三次的實驗結果居然有一次是不同的,如果是你會不會想要做第四次呢?同樣的,兒童的想法也跟你是一樣的,因此他才會反覆地嘗試你說不可以做的事情,就是為了要確地他的實驗是否是正確的。

藉由上面的說明,相信你已經了解到兒童並非是在唱反調,而是為了發展出自我概念而努力。這時父母必須耐心地陪伴兒童度過這個時期,並且提供盡量一致的反應,讓兒童盡快地了解到哪些事是真正不可以做的。千萬注意我們並不主張當兒童做出不適當行為時,以打罵的方式來處理,因為如此不但可能限制兒童環境探索的能力,更可能導致自我概念發展的困難。因此父母耐心而一致的教導,可以讓兒童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概念,更是日後獨立自主的基礎。



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

光光老師 ~ 做作練習 感覺統合知多少

很多人認為  感 覺 統 合
就是讓小孩子盪鞦韆、玩遊戲,
實際上這完全是一個誤解。

感覺統合是以神經生理學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理論,
讓父母與老師可以使用另一個觀點來了解自己的小孩,
並且幫助你的寶貝可以快快樂樂的成長。

有興趣試試看下面的練習題,
看看你對感覺統合有多少的認識呢?




1. 感覺統合是一種以何者為基礎,而發展出來的理論 (A) 神經生理 (B)行為治療 (C)心理諮商 (D) 教育行為

A: (A)



2. 下列何者不是隱藏的感覺系統 (A) 前庭感覺 (B) 觸覺 (C) 本體感覺 (D) 視覺

A: (D)



3. 兒童導致怕高或雙腳離地,通常是何種感覺經驗不足 (A) 本體感覺 (B) 觸覺 (C) 前庭感覺 (D) 視覺

A: (C)



4. 當人們將手放入口袋可以從許多零錢中找出10元硬幣而不需視覺的協助,是因為何種感覺功能的協助 (A) 前庭感覺 (B) 觸覺保護 (C) 本體感覺 (D) 觸覺區辨

A: (D)



5. 兒童維持每日清醒的程度,稱做 (A) 覺醒度 (B) 生活作息 (C) 感覺調節 (D)動作計劃

A: (A)



6. 兒童坐在椅子上,老是扭來扭去或趴在桌子上聽課,就是不能乖乖做好,可能是何種原因所導致的 (A)過動、(B)手眼協調不佳、(C)肌肉張力不佳、(D)重力不安全

A: (C)



7. 兒童的手眼協調不佳,除了眼球與視力的問題之外,也有可能是何種感覺經驗不足所導致的 (A)前庭、(B)觸覺、(C)本體、(D)聽覺

A: (A)



8. 兒童下樓梯時容易感到害怕,可能是因為兒童面臨哪種困難 (A)觸覺防禦、(B)重力不安全、(C)手眼協調不佳、(D)過動

A: (B)



9. 感覺統合是運用何種媒介來做為協助兒童的工具 (A)藥物、(B)感覺、(C)諮商、(D)規範

A: (B)



10. 同樣的前庭刺激,緩慢可以是嬰兒安然入睡,快速可以上嬰兒開心大笑,視因為感覺的何種特性 (A) 累積性、(B)調整性、(C)雙重性、(D)以上皆是

A: (C)



11. 每一個人對於同樣的刺激,會有不同的感受的原因是因為,神經系統具有何種功能  (A) 累積性、(B)調整性、(C)雙重性、(D)以上皆是

A: (B)



12. 前庭感覺的接受器在人體的哪一部位 (A)皮膚、(B)耳朵、(C)肌肉、(D)關節

A: (B)



13. 依感覺統合發展理論,手指靈活度不佳與哪一種神經系統不佳有關 (A)前庭、(B)觸覺保護、(C)本體覺、(D)觸覺區辨

A: (D)



14. 容易造成兒童出現攻擊行為,可能是因為兒童有 (A)觸覺防禦、(B)重力不安全、(C)手眼協調不佳、(D)過動

A: (A)



15. 覺醒度維持能力不佳的兒童,最好的協助是 (A)刷身體、(B)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、(C)盪鞦韆、(D)喝咖啡

A: (B)



16. 下列何者不是提供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的三大基本原則 (A)建立動機、(B)建立基本規範、(C)提供處罰、(D)信賴感的建立

A: (C)



17. 下列何者不是提供感覺調節不佳的問題 (A)過動、(B)動作計畫困難、(C)重力不安全、(D)觸覺防禦

A: (B)



18. 兒童有頸部張力整合不佳,可以做哪種簡單活動訓練 (A)丟接球、(B)刷身體、(C)跳跳床、(D)小狗趴(撐手)

A: (D)



19. 兒童有觸覺防禦時,可以做哪種簡單活動訓練 (A)丟接球、(B)刷身體、(C)跳跳床、(D)小狗趴(撐手)

A: (B)



20. 使用觸覺刷幫兒童刷身體時,應該提供類似下列何種觸覺刺激 (A) 輕輕的捎癢、(B)穩定的按摩、(C)快速的滾動、(D)用力的摩擦

A: (B)







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

光光老師的小故事





身為一個兒童職能治療師,在處理兒童所遭遇到的問題時,我並不覺得只是我單方面在教導他們,因為他們相對的也教導了我許多與孩子相處的方式,以及人際互動的技巧。在幫助他們逐漸成長之際,也使我自己更為成長,因此我真的由衷感謝這些小天使們。




我之所以可以跟孩子們互動良好的原因之一,也許在於我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他們所遭遇的困擾,因為在二十多年前,我也曾經有過書寫上的問題。至今我仍清 楚記得在我國小二年級開始,因為手腕沒有力量,所以寫字總是忽大忽小,而且還會往上偏。雖然我很認真的寫功課,但是無奈國語作業的成績卻經常是乙上。所幸 我有個 國小 老師出身的媽媽,教我利用直尺來協助畫直線與橫線,這才拯救了我的國語作業成績。只是每次寫字時都要一手拿尺,一手拿筆寫字,感覺還是相當奇怪。直到國小 五年級時,我發現只要將字體盡量寫到最小,字就不再有忽大忽小的情況,這才結束了我用尺來輔助寫字的生涯。





當然在我往後的學生生涯中,寫字方面還是有許許多多的風波,所幸也都一路克服了。然而,直到目前為止,我的字跡依然相當的小,加上目前文書作業幾乎都用電腦處理,因此我寫字的速度依然很慢。在我從小到大的書寫過程中,我最感謝的還是我的媽媽,因為有她教導我用尺協助自己來克服所面臨的書寫困難,才讓我得以跨越一個學習時期的障礙。




正因為自己有如此切身的經驗,因此當我投身於這個領域時,更可以體會孩子們在書寫上的困境。他們並非不努力達到父母的期望,而是他們正面臨一些不易察覺的困難,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發現與提供協助。我想,只要父母能用心去瞭解孩子所遭遇到的問題,當孩子發現你跟他站在同一陣線時,你就更容易與孩子打成一片。


[註]
這裡的圖片都是我自己用軟陶創作的,有空可以到我的〔熱狗工廠部落格〕逛逛喔







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

這可不是買的小熊維尼




這大概是我所做的作品中最大的一個了,這是答應要送給我的作文(composition)老師Mrs. Heather的,我在做作品的時喜歡表現一些意涵,不然感覺花了很多時間做一個裝飾品而已。

實際上這個作品是我老師常說的話啦!"寫作文就像疊積木,要小心仔細的慢慢疊起來!!!" 所以就用這句話做了這個作品出來。



至於小熊維尼則是我老師的小孩喜歡啦!所以我只好照作了,還是比較想做一隻熱狗在上面。但是沒辦法啦!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摸索,小熊維尼應該如何做,最後還是決定做Q版的比較可愛說。

但是也因為這樣現在做小熊維尼大概只要10分中就可以做出一隻了,放大看起來也很不錯吧!




對了美國人的習慣跟東方人真得差很多,像我是私底下去送禮物的,但是美國老師收到禮物的第一件事情是拿給大家看。所以不單是全部的老師知道我做的作品,連同學也全部都知道我送禮物給老師,真是文化差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