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整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整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

思緒從「整理」開始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  廖笙光  執行長

       最近因為工作比較忙,下班之後回到家時,兩位寶貝也都睡了。儘管是累了,手頭上依然有一些文章,泡一杯咖啡也要在電腦前在呆上一個小時。但也因為如此,家裡的書桌上不知不覺的,竟然堆起了三堆的參考資料,連要移動滑鼠都顯得有點侷促。


       每一個人寫文章的方式都不一樣,習慣的差異也很大,我特別喜歡在深夜寫文章,這樣思緒比較不容易被打擾。若是寫文章時有孩子在身旁,「靈感」很容易被孩子的聲音趕跑,也難免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,臉色也就不會好看到哪裡。所以,孩子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,比一直責備孩子方便。

       「靈感」真的不是說來就來,「文章」也不是說寫就寫。有時腦子真的亂得很,即使是坐在電腦前兩小時,卻連寫不出五百字也批湊不出來。這時,我會拿起抹布和垃圾桶,開始整理過於豐富的桌面,讓桌子可以空曠一點。一是雜物讓人分心;二來是整理可以轉換情緒。

       花上三十分鐘把桌面清空,似乎有點浪費時間,但其實是增加效率的關鍵。透過不需要思考的打掃動作,讓大腦趁機好好放空一下子,大腦才能重新開機,思緒也才能順暢。藉由整理的動作協助轉換下一個工作進度的順暢進行。

       對於孩子寫功課其實也能夠用相同的方式做引導。孩子不像大人,可以立即轉換情境,一下就從看電視,轉換到算數學。屁股一坐在椅子上,立刻就能動腦思考、動筆寫字。反而孩子往往需要十分鐘時間,才能開始運轉他的大腦。此時,最好的方式不是責備,而是先帶著孩子稍微整理一下。不論是收一下抽屜、擦一下桌面、削一削鉛筆,都是很好的緩衝。

       只是有一點需要提醒爸媽,指令要明確一點,不要說:「把房間整理一下」。孩子可能花上一個小時也整理不完,結果更沒有時間寫作業了。先帶著孩子做兩、三次,讓孩子知道你的期望是什麼,再漸漸的放手讓孩子自己整理,孩子很快的就知道要如何做才好。請記得,關鍵不是孩子可以把桌子整理的多乾淨,而是幫孩子養成一個習慣:「整理一下桌面,接著要專心讀書」。

       「二年級」是很好的時機,這時,孩子已經習慣每天要寫作業,做事也開始比較有條理,帶著孩子整理桌子也比較容易成功。相反地,一年級就太早,四年級又太晚,等到長大後才想要改變孩子的習慣,難度就會提升許多。

       請記得,在引導孩子時,跟孩子說你的「期待」,而不是你的「抱怨」。只要小小的一點改變,孩子反而會更願意配合喔!


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 

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

iRobot 維修日記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當初買iRobot的時候,是因為二女兒出生,媽咪光是照顧兩位寶貝,就已經分身乏術。但媽咪又愛乾淨、怕地板髒,所以半夜又會起來掃地。所以,二話不說,就買了iRobot來掃地,減少家事的負擔,讓媽咪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。當然事情都有優點和缺點,掃地的時間是省下來了,但是老實說還真得很吵。


        
大約在半年前,iRobot就有點故障,常常出來不到十分鐘,就自己故障的停在那裏。加上兩位孩子也大了,也不用再那麼擔心地板不乾淨。所以,有就只好讓它靜靜的躺在茶几下面,好好的休息一陣子。家裡剛好在大掃除,也就動了想要修理iRobot的念頭,所以先上網查了很多的資料,仔細分析一下問題: (1)電池老化、(2)有咖答咖答的聲音、(3)經常顯示集塵盒已滿。

首先,拆掉「集塵盒 」,再重新啟動iRobot還會繼續工作。再彎下腰趴著看,「底刷 」到底有沒有轉動。結果就看著機器人不停地往前跑,但是「底刷」卻是絲毫不會轉動,「底刷模組」還一直上下晃動,撞出咖答咖答的聲音。應該「底刷模組」裡面的「齒輪盒」卡住了,所以導致主刷卡住、不會轉動


趁著寶貝們不在家,快速地拆開iRobot的底板,然後拆下主刷和橡膠刷,再轉開四顆螺絲釘,把整個「底刷模組」拆下來。如果要修理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將整個「底刷模組」換新,只是上網查了一下好像要在國外訂購,在台灣好像還不容易買到,真是奇怪。所以,還是自己整修就好了,其實也不會太難,只是有幾個細節要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是要將固定的鋼絲先解開,將底板上的貼紙撕下來,就可以輕易地拆下;再來,在左邊的兩組電線先解開來,記得先準備塑膠鑷子,會方便很多。再來就是用點小小的力量,拆開模組就可以看到馬達了。先轉開固定馬達的兩個螺絲,天啊~沒想到馬達的轉軸上已經纏滿了頭髮,難怪主刷

不會動。再來,才是真正的進入主題「齒輪組」。


拆開「齒輪組」面板上面的五顆螺絲釘,裡面都已經被灰塵與毛屑佔據,只能說iRobot努力工作三年真是戰功顯赫。頭髮也被擠壓成一層一層,活像是一個一個墊片,整個齒輪組的都有點被撐爆的感覺。

記好齒輪的位置後,就開始拆下齒輪,拿刷子和剪刀將齒輪上的髒污刮下來,一齒一齒的慢慢清乾淨,六個小小的齒輪就花了我四十分鐘。清理完成後,重新的對齊排好,再翻箱倒櫃的找到上次修門用的「潤滑油」,加上一些潤滑油就大功告成了。只是,不小心加了太多,再組裝的時候還漏了很多油出來,果然不是專業人士,還是有差。

組裝就很容易了,只是再裝回鋼絲的時候,碰到了麻煩。當初沒有先拍下相對位置,所以重複試了三、四次,才找到正確的位置。其他就非常容易,一下子就組裝完成,趕快的測試一下,iRobot彷彿是恢復生機一般,變得超級有力的、也不再有卡答~卡答~的聲音,也沒有再出現怠工的情況。加上換了新電池,連續掃了一個半小時,依然是沒有想要休息的跡象。最後,反而是我等不下去,所以早早的叫它回去休息。

總算是修理好iRobot了,雖然花了不少的心力,但還真得很有成就感。有孩子之後,真得是什麼都要會,也越來越不怕髒了。 爸爸就是家裡的「哆啦A夢」什麼都要會喔!

親子天下嚴選》iRobot 維修日記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35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