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

只要不理他就好了? 網路霸凌

躲在鍵盤後面,運用刻薄、尖銳的字眼,挑起別人的情緒,只為了得到一個「讚」,卻不管是否會傷害到別人。這樣的情況,越來越常發生在我們的世界中,特別是在人際關係「虛擬化」的現在世界。常常批判很兇的人,其實根本就完全不認識對方不是嗎?



         絕大多數的我們,都是溫和而默不作聲的,當社會充滿乖張而情緒的語言時,我們常常也只是靜靜看待世界的改變。甚至,當自己面對無理取鬧的謾罵,也常常保持著息事寧人的態度,很怕惹禍上身。

        「寧得罪君子,不得罪小人」的想法,無形中深深地存在我們的腦中。罵「君子」不會抵抗也不會反駁,但是「小人」卻不一樣,只要一沾上了,比狗皮膏藥還要麻煩,處理不好還會掉一層皮。所以,我們常常悶不作聲,也不會做出任何回應,只要忍一忍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 這種可怕的心態,卻讓我們自己身受其害而不知道。逐漸地,我們身邊的「小人」變得越來越多,「君子」越來越少。只要「不理他」真的就是最好的方式嗎?真得假裝沒有聽到,就可以解決問題嗎?

        被人羞辱的感受,並不會因為隔著一個螢幕而有所不同,還是一樣的讓人難以忍受。我們都忽略了「文字」有一種神奇的魔力,短短幾個字,就可以讓人歡天喜地;但是,換了另外一些字句,卻又能讓人感到錐心刺骨的疼痛。「言語霸凌」對人的傷害,常常比被人鞭打還要痛苦。被打往往只傷到筋骨,最多十多天就可以恢復;但是被扭曲的事實,卻會傷到內心深處對人的信任,而留下長久的陰影。

         對於成人都已經是如此了,更何況是還沒有任何經驗的孩子們呢?當孩子面臨到語言霸凌時,請不要對孩子說:「不要理他就好了!」,或是「幹嘛!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呢?」,而是必須要有更具體的方式,讓孩子知道應該如何來面對。

(1)冷靜面對,不生氣:
請不要一開始,就非常生氣的與對方對罵互罵。最初,因為誤會而產生的心結,本來是一個活結,只要說清楚就可以解決的;當兩方的情緒都起來時,往往就變成了一個死結,結果變得越吵越兇。

(2)收集資料,留證據:
不要視而不見,而是收集對方所刻意散布的字句,並且註明時間、網址、內容,如果可以最好是「直接拍照」或「複製螢幕」。留下證據來保護自己,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。

(3)告訴爸媽,求支持:
讓孩子覺得你就是他最大的靠山,給予他面對威脅與壓力的勇氣。最重要、最重要的不要去責怪孩子,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欺負,都是他自己的錯誤。孩子此時最需要的是爸媽的認同,而不是批評。


        只是在網路上發洩情緒?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?這樣的理由,合理嗎?其實,我們都一直忽略了「語言」的力量,更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尊重。只要多一點「同理心」,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,生活中不必要的情緒與謾罵,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少。

        請給我們的孩子們留下一個更純淨的生活空間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