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

孩子們需要的是安全,不是牢籠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      這陣子的新聞事件真得讓人感到痛心、憤怒。但是請不要將我們大人的焦慮,無意間傳遞給小小孩。小小孩是天真而善良的,我們應該要讓孩子遠離「恐懼」,而不是一直懷疑身邊的人,是不是每一個都是壞人。如果讓孩子對陌生人都感到畏懼,你覺得那是一件好事嗎? 還是每天都將孩子關在家裡,才會最安全嗎? 



         給予孩子們「安全感」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,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步。透過爸媽細心地照顧孩子,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,寶貝才會發展出「安全感」。正是這樣強而有力的後盾,讓孩子敢離開父母的身邊,邁開腳步進入學校裡的團體生活。孩子之所以會勇於探索與學習,正是因為這樣的「安全感」與「信任感」,而不是「恐懼」或「強迫」可以達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,我深深地覺得「讓孩子免於恐懼」是很重要的,但這是我們大人們的工作和使命,而不是一個連洗澡都還需要媽媽孩子,所應該要承擔的事情。如果當你看到新聞會讓你有情緒,建議你暫時關掉你家的電視,請留給孩子一個有「安全感」的童年。不要將我們大人心中沉重的壓力,強加在還不會控制情緒的孩子身上,這不論對你自己或孩子都是不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我們需要做的,不是接收負面情緒,而是教導孩子如何地保護自己。這兩者並不違背,請強調如何「保護自己」的方式,但不要使用「恐怖故事」的口吻。請教導孩子三件事情,而且自己也要確實地做到。

(一)   親人接你 : 媽媽不會請陌生人去接你,一定是你非常熟悉的人,像是爸爸、媽媽、阿公、阿嬤,或是舅舅。絕對不會是樓下商店的老闆,那樣你認識的人。
(二)   遠離車輛 : 如果有車子停在你的旁邊時,請和車子保持距離,退後幾步,不要靠得太近。如果他拉下車窗,問你問題時,請不要靠近或更不要回答他。
(三)   親近警察 : 不要威脅孩子「不乖會被警察抓走」,而是讓孩子知道警察叔叔會保護你,會抓壞人。如果你找不到爸媽或老師時,可以找警察叔叔幫忙。

         你覺得被新聞事件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時,請先讓自己暫時隔絕當下的刺激。當你我的情緒過度波動時,只會讓孩子感到更加的不安與焦慮,而不會有任何的幫助。幫孩子培養好安全感,才能進一步讓孩子去學會如何保護自己,請千萬不要搞錯順序。當我們把孩子弄得緊張兮兮的,孩子只會哭鬧得更兇,反而更不能學學進任何東西,又哪能保護自己呢。

         請不要將大人們的責任,變成孩子們生活中的陰影。讓孩子們免於受到「威脅」,而可以感到「安全」,才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。希望讓所有的孩子們,都可以從此遠離「恐懼」,在快樂與信賴中長大。

親子天下嚴選》孩子們需要的是安全,不是牢籠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3777

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

「實話」並不一定是「事實」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因為我自己有兩個孩子,所以在家裡常常就可以看到兩位小姐妹,有時像是黏膠一樣的黏在一起,但有時候卻又哭哭啼啼地抱怨對方。兩個孩子之間,總是有說不清楚大大小小的「糾紛」,所以老是要找媽咪幫忙解決。但是,當在我們在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時,必須要發揮智慧,請務必先記住一句話:「實話並不一定就是事實」。


         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,這個故事是一對兄妹的故事(四年級的哥哥和二年級的妹妹)。因為妹妹比較怕生,所以爸媽想讓他去夏令營玩一趟,看看可不可以讓妹妹的膽子變大一點。好不容易到了小學二年級,正是一個好機會,但又怕妹妹不能適應,所以就要哥哥陪他一起去夏令營。但是,這會兒換哥哥不太願意,因為如此一來他就沒辦法參加原來預計的夏令營。經過一番協調勸說,最後兩兄妹願意各自妥協一步,選擇了同一個夏令營。

         為期四天的夏令營,出乎意料之外的,居然妹妹適應得很好,第一天居然沒有哭鬧,也玩得很開心,一回來就迫不及待的分享今天到底有多好玩、多有趣。甚至早上還都特別早起,迫不及待地準備出門,感覺這次夏令營讓妹妹長大許多。但沒想到到了「第三天」,妹妹才剛進家門,一看到爺爺奶奶就眼眶泛淚的,突然大哭了起來。奶奶一邊安慰,一邊問發生了什麼事情。妹妹就指著還站在門口的哥哥,說:「哥哥跟其他的新朋友一起拿球打她」,害她受傷之外,還跟大群人一直在笑她,真得是越說越傷心的又哭起來了。

        爺爺一聽當然就有點不高興,做哥哥的應該要保護妹妹,為什麼跟別人一起欺負妹妹呢? 爺爺很生氣的,板起臉來質問哥哥,哥哥只回答:「我就叫她不要玩,她自己硬要跟我們玩」。爺爺聽了就火冒三丈,但是還是耐著性子問,哥哥就是不說話,妹妹又不停哭。在這一片混亂之中,爺爺真得就已經氣到準備要動手處罰嘴硬的哥哥。

        這時,奶奶就很平淡地問了一句非常有智慧的話:「你和新同學在玩什麼?」

        一直拗在那裏不說話的哥哥,終於擠出了三個字:「躲避球」。

        既然是玩「躲避球」,當然就要「拿球打人」,不然如何叫「躲避球」。對於四年級的哥哥而言,他就是跟平常一樣的在玩遊戲;但對二年級的妹妹,卻連什麼是躲避球還不懂,自然覺得自己被欺負。聽孩子說話需要耐心,但是瞭解事實的真相,卻是需要大人的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 不要聽到孩子的話直接下結論,因為「實話」並不一定就是「事實」。我們並不是孩子紛爭中的「大法官」,而是他們彼此之間的「翻譯機」,才能維繫孩子們之間的感情。
  

親子天下嚴選》「實話」並不一定是「事實」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3722

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

聽故事時,耳朵是打開的


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
         和孩子溝通,跟和大人溝通完全不一樣。不論大人說的再有道理,也要孩子聽得進去才有用,特別是四歲以前的小小孩,有時候講起道理,真得是越講越糊塗。

         不要急著和孩子說「大道理」,而是讓孩子靜下來,用一些「小故事」引導孩子自己思考一下,究竟問題出在哪裡。很多時候,當孩子自己「說出口」的事情,孩子就會努力的去做到,比起我們在旁邊不停地嘮叨上幾百遍,還要來得有用。這也就是我之所以喜歡「繪本」的原因。



         家裡滿滿的都是各式各樣的繪本,其實都是兩位寶貝的「戰利品」,每天晚上睡前總是纏著要媽咪念給她們聽,才願意乖乖的入睡,也算是另一種甜蜜的負擔。但也是另一種維繫感情的方式,當然偶爾我也會客串念繪本給兩位寶貝,只是比較不會照著繪本念,反而比較喜歡「賣關子」,搞一些懸疑的氣氛,逗著姊妹倆一直問然後呢?最後,公布最後的答案。姊姊倒是比較買帳,妹妹卻常常說:「爸比,你嚇到我了」!無論如何,講繪本已經是我們家每天都要做的「親子活動」。

        台灣也有許多繪本作家,像這次介紹的是「賴馬」的繪本。第一次接觸到「賴馬」的繪本是「我變成一隻噴火龍」,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。那時候,家裡的寶貝也還沒出生,而是在醫院上班時講給需要上課的個案聽,讓孩子知道「亂生氣」的壞處。沒想到,一轉眼就已經快要十五年過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 當自己有孩子後,又再次地拿出這本「我變成一隻噴火龍」念給寶貝們聽,總是要假裝自己是那隻「蚊子」,嗡嗡嗡的要去叮人,傳染「噴火病」給壞脾氣的小孩。兩位寶貝就會一邊的閃躲,一邊的說:「我今天沒有生氣,不可以叮我」。只是有時候,孩子的連結真得還是會出人意料之外,姊姊真得聽完以後都沒有再亂生氣,但卻變得比較愛假裝哭。

        繪本也就是這樣的有趣,不僅是圖案與文字,就連背景顏色的變化,也就可以傳遞出許多的資訊。從平靜、不安、毛躁、發怒,透過背景的顏色和筆觸的轉換,就可以讓孩子清楚地察覺到,噴火龍的心情變化,真得是太神奇了。特別是當噴火龍第一次噴出長~長~的火焰,每翻一次頁面,就增加一番威力的感覺,更是讓兩姐妹看到眼睛都發直了,如同看到真得火焰噴出來一樣。

        一本精細設計橋段的繪本,總是隱藏著許多細節,劇情也會峰迴路轉,讓你猜不到最後的結局。讀一本繪本,就像是看了一齣舞台劇一樣精彩,也更顯現出「賴馬」的功力,也讓孩子愛不釋手。也許是因為「賴馬」是以自己孩子為靈感,也因此作品就是多了那麼一點親切感,也更加貼近真實的生活。最近剛好是「賴馬」創作20週年,所以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去挑選一下,看看有沒有適合的繪本喔!

       「聽故事時,耳朵是打開的;講道理時,耳朵是關起來的」。透過「小故事」的力量,反而會讓孩子更願意配合,更容易聽話喔!



相關賴馬產品說明請參考網址:http://bit.ly/賴馬20年經典重現

親子天下嚴選》聽故事時,耳朵是打開的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3676

生孩子不能選型號

 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      當第二個寶貝出生後,真得非常訝異兩個寶貝之間的差異性。明明就是同一個爸媽生的,也是同樣的對待與照顧,年紀也沒有差很多,也都是可愛的小女生。但是,「個性」和「興趣」卻是完全的不一樣。真得始能說,這兩位寶貝的「型號」應該是不一樣的,款式功能都不同。



         或許,我們都太習慣在網路上血拼,再下訂單之前不僅貨比三家,看品牌、比價格、選型號、查優惠,最後才會做出最佳的決定。再買東西時,認真仔細的研究「商品型號」,查看之間的差異性,往往更增加「血拼」的樂趣。當然,如果明明是訂「銀灰色」,結果卻來了「太空灰」,雖然只有那麼一點點些微的差異,但是依然可以二話不說的在「七天鑑賞期」內退貨。

         但是,生孩子卻不是如此,請放下你我的睿智與執著,因為生孩子是不能選「型號」的。就連最基本的款式,「男生」或「女生」都不能選擇時,你還能要求選擇其他「附加功能」嗎?常常你在內心裡祈禱,希望家裡添加一個「文靜乖巧」的小天使,但是到頭來卻得到一個「活潑俏皮」的寶貝蛋。孩子是上天給予的禮物,往往也是一個「驚喜」,因為你往往無法選擇你想到的型號,當然更別說有「鑑賞期」了

        請抱著欣賞的角度,來看待孩子之間的與眾不同,而不要期待將孩子「改造」成為你想要的「型號」。就如同,明明你在尾牙抽中,一台超強的「人像自拍相機」,不但有旋轉鏡頭,加上渾然天成的鏡頭柔焦,讓拍照都會出現唯美的朦朧散射,讓照片出現一種有如天仙般的美感。但是,你偏偏不要拍人,就一直想要拿來拍攝昆蟲、小動物等,一定要非常近距離的「微距拍攝」,到時一定會是霧成一團,甚至連對焦都不一定對的準那是攝影者的問題,還是相機的問題呢?

       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,都有他與眾不同的「天賦」,需要我們去發掘、去培養,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「修正」孩子,而是順著孩子的「天賦」來引導,讓孩子找尋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向。請先柔軟我們的內心,放下手頭上忙碌的工作,只有當你真正的靜下心來,不再想要「糾正」孩子時,才能發現孩子那「可愛」與「天真」的那一面。

        孩子是上天給與父母一個「任務」,藉由讓我們照顧這個天之驕子的過程,讓我們學習與思考,讓我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成長,學習如何承擔責任,學會如何溝通。想想看,當你可以跟一個不會溝通的人,溝通;教導一個不會配合的人,合作。天底之下又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你呢?

       我們父母藉由照顧與教導孩子,引導孩子發揮他的天賦的過程,與孩子一同學習與成長,讓我們變得更成熟、更完整的一個「人」。

親子天下嚴選》生孩子不能選型號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3662



今年最想給孩子的一堂課

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  廖笙光 技術長

       這堂課就是:「多想一想,自己試看看」。

        隨著女兒進入了中班,真得像一個十足的小大人的樣子,特別是能說擅道的樣子,常常逗得全家開心大笑。但是就是有一個小小的改變,開始會纏著大人教她,想要不停地學東學西,一下想要學「跳舞」、一下又想要「彈鋼琴」、外加上「勾橡皮筋手環」,當然我們也是會儘量地滿足她


        
       因為我很喜歡「手創」,像是軟陶、紙雕、刻橡皮章、摺造型汽球也都玩過好一陣子,所以也常帶著女兒玩。對女兒而言,就如同魔術一般,突然就憑空變出了一個神奇的玩具。女兒常常就會抱著羨慕的眼光問:「爸爸為什麼會,是誰『教』你的?」

        很直覺的回答女兒:「沒有人教啊!」,女兒瞪大眼睛一副不相信的樣子,一直追問:「爸爸的老師是誰」,然後就跑去找媽媽問。真得我也沒去學過,只是自己有興趣,所以自己找書、找網頁,摸索出來的。很多事情不是要別人「教」,而是要自己仔細「觀察」,然後自己先想想看,然後再自己試試看,多試幾次就會掌握到「關鍵」。重點就是「多想一想,自己試試看」,如此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 孩子應該是最喜歡「嘗試」的,既然是試,當然就不可能做好,甚至可能弄成一團亂,結果就讓爸媽感到生氣。在反覆的過程後,孩子得到一個結論就是,等爸媽「教」完再做,才不會讓爸媽生氣,最後就變成孩子就不會犯錯,但也越來越不敢嘗試。其實,重點不是「試試看」,而是有沒有先「想一想」。只要想好計畫,再來嘗試看看,就算是做不好,也沒有關係的。所以,也不是一昧的鼓勵孩子「嘗試」,而是要鼓勵孩子嘗試前「多想想」,那才是最重要的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  「教導」不是直接給予「答案」,而是找出所有的「可能性」,然後再一個一個的排除的過程。直接給予「答案」就如同是「補習」,就像是吃「補藥」一樣,當然可以瞬間的強化體質。但是終究是不能代替「正餐」,不然到時候一定會營養失調,反而搞壞身體。但是,我們卻常常把「補藥」當作「正餐」來餵養孩子,結果孩子變得沒有「教」就「不會」,一個一個的都害怕失敗,不敢嘗試的奇怪情況。

       我們的寶貝們長大後,世界變化的速度只會比現在來得更快。今天的新知識、一個月就變常識、一年後就變成歷史故事。當一技之長已經不再能使用一輩子,這樣的時代環境,等待別人給予「標準答案」才願意試試看,孩子真可以應付長大後的世界嗎?

       寶貝,期許妳今年以後,不再將「我不會,你教我」掛在嘴邊,而是先仔細想一想,然後自己試試看,不要害怕失敗喔!


親子天下嚴選》今年最想給孩子的一堂課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35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