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 廖笙光 技術長
台灣有一個「病」,「不相信自己」的病,一直鬼島、鬼島的叫自己。
我們不是沒有「國際觀」,我們是「沒自信」,不相信自己好,覺得擁有的一切都有問題。
一下子流行,芬蘭的教育、法國的教養、德國的醫生、美國的升學......。
拼來湊去,拼湊出一台「拼裝車」,拼裝出我們的「沒自信」。
有「自信」的前提,就是相信自己的好,而不是口頭上的鼓勵。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,又如何叫孩子要相信你的想法呢?你不覺得這樣很矛盾嗎?就是因為大人「沒自信」,生怕自己不能說服人,
所以才會一直「講話大聲」,想要用「氣勢」壓過孩子,結果每天都在罵孩子。
當爸媽的要有無比的「信心」,相信未來是美好的,就是因為我們相信「未來」,所以才會擁有孩子。當父母覺得未來都是沒有「希望」的,難道生出孩子來感受「絕望」嗎?要改變的不是孩子,而是改變我們愛抱怨的個性,不要什麼都批評,然後又抱怨孩子不長進。
當你在抱怨時,無形之中灌輸孩子一個錯誤的觀念:「一切都沒救了」。既然一切都沒救了,還要努力做什麼?不是嗎?
你覺得孩子的內心會覺得如何呢?鐵定是變得更加的被動,而沒有任何的樂趣。問題不是孩子為何「不主動」,而是孩子為何覺得「沒希望」!
當爸媽的人,沒有悲觀的權力,因為我們就是孩子們的「燈塔」,負責幫孩子指引未來的希望。你我的工作就是綻放的光芒,引導孩子走向光亮,而不是讓孩子在黑暗的海洋中浮沈,自己漫無目標的飄蕩。引導孩子看到自己擁有的美好,讓孩子喜歡自己的土地、自己的家鄉、自己的文化,就是喜歡自己也才會信賴自己。
孩子有孩子的工作,需要鼓起勇氣,迎向未來的挑戰。爸媽也有爸媽的任務,需要培養孩子自信心,幫孩子準備好面對挑戰。不要讓我們的「燈塔」失去光芒,就是承諾永遠不滅的那一盞光,讓孩子即便是身在在遠方,也永遠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?才是孩子在外面願意迎接挑戰,不斷努力的力量。
當孩子在的時後,請收起你的抱怨,展開妳的笑容。請不要把「沒自信」,傳染給孩子!
同文刊載於《親子天下嚴選》
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497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